摘要: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华为港口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李克武,他透露,华为正在一些国内主要大港开展5G应用落地的联合创新和测试,具体包括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和宁波舟山港等,“基本上国内前十大港都会合作”。”李克武透露,目前华为已在国内一些主要的大港进行有关联合创新和测试,探索5G技术在港口落地,包括破解一些现存问题,“处于联合创新阶段”,这些港口包括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基本国内前十港口都会合作”。

“魔鬼码头”了解一下!华为布局“5G+港口”,正在国内大港联合创新测试(视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弘禹,李振 广州报道

华为港口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李克武透露,华为正在一些国内主要大港开展5G应用落地的联合创新和测试,包括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和宁波舟山港等,“基本上国内前十大港都会合作”。

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只剩机器忙碌运转,精准上下装卸,迅速来回运送……这样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场景,被港航业界形象称为“魔鬼码头”。

“魔鬼码头”在过去只是一种想象,但如今,随着技术进步正在成为现实。这其中,很快将投入应用的5G技术,成为关键,甚至可以说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

作为5G技术龙头企业,华为的“5G+港口”布局也已悄然推开。

5月8日在广州举行的世界港口大会上,华为便与广州市港务局、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签署合作合作协议,五方将共建大湾区5G港口创新中心,推动5G与智慧港口建设深度融合。

不过,这不是全部。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华为港口数字化转型首席专家李克武,他透露,华为正在一些国内主要大港开展5G应用落地的联合创新和测试,具体包括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和宁波舟山港等,“基本上国内前十大港都会合作”。

为何“5G+港口”的探索走得如此快?5G技术能给港口带来什么颠覆?为什么选中大湾区作为“5G+港口”的创新“试验田”?对这些问题,李克武也一一详解。

5G是港口智能化核心技术

5G商用指日可待,诸多行业期盼获得“5G赋能”。其中,“5G+港口”,双方热情都很高。

“港口是5G一个很好的天然应用场景。”李克武说,因为港口相对封闭,里面运行的车辆相对规则,所以对5G或无人驾驶等技术来说,港口是相对比较好的应用场景。

为此,华为成立港口水运拓展部,包括港口数字化转型咨询团队、港口创新解决方案研发团队等,“这在世界上是仅有的,很重要的使命是把港口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李克武说,当前,对港口智能化来说,信号传输存在一些瓶颈,比如用4G技术进行高清视频传输可能还会有一些差距,这让5G的应用充满期待和想象。港口智能化应该是系列技术的组合,5G是核心,但当然是要与芯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综合运用。

“未来的智能化码头,更多首先是采用无人化码头,你不会在港区里面看到太多人。”李克武说,这包括在集装箱的装卸上,实现无人化和远程操控,5G能够提供关键的高带宽、低时延的信号传输通道。此外,港区内的车辆,将从人工驾驶逐步走向无人驾驶,而无人驾驶对信号传输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满足高精度定位、车路协同等,而5G传输效率最高。

(图为世界港口大会上的华为展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弘禹/摄)

“其实已经在做了。”李克武透露,目前华为已在国内一些主要的大港进行有关联合创新和测试,探索5G技术在港口落地,包括破解一些现存问题,“处于联合创新阶段”,这些港口包括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基本国内前十港口都会合作”。

港口的热情来自哪里呢?李克武说,一方面,港口行业当前面临诸多发展挑战,如结构性风险、只有不断投入硬件资源才能业务增长、收费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客户期望与港口服务水平落差等,如果不转型的话,一个港口将悄悄变得无关紧要。

另一方面,我国港口发展到现阶段,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比较成熟的生产运营,也就是说到了开始数字化转型和探索智能化的阶段。“这一趋势是明显的,其实随着人工成本上升、招工难,全国大港也都开始在思考未来如何逐步用技术取代人。”李克武说。

“只是这两年推进速度非常快,甚至各港有你追我赶的感觉。”李克武认为,港口智能化转型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智能化快慢和水平高低,将决定一个港口效率,成核心竞争力。

未来将是信息化港群时代

尽管全国布局,但华为为何仍突出在大湾区探索5G港口创新?

根据上述协议,五方将以建立大湾区5G港口创新中心为抓手,重点突破5G在港口陆地和海域等特殊场景的覆盖技术,实现港口遇险报警、辅助航行、智能理货等业务运用,从而加快广州港及大湾区海域5G港口的发展,使广州在大湾区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全国5G智慧港务的区域性标杆。

李克武表示,广东是一个港口大省,拥有广州港和深圳港,二者都是全国前十大港,并且港口资源条件相对较好,最突出的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相对比较高。

“现在更多主要是围绕着南沙港四期的智能化码头做一些探索,正在建设。”李克武说,可能上线运行还有一个时间,而且这其中联合生态的构建,也就是说,需要华为跟运营商及其它领域厂商共同提供服务,最终为广州港的智能化码头运营提供保障。

(图为广州港作业区,图由世界港口大会提供)

李克武表示,此次探索也有树立一个标杆的想法,未来希望将联合创新的一些成果进行全国甚至全球复制,但现在全球许多领先的大港都在做类似探索,最终要看谁能先出成果。

诚如李克武所言,珠三角地区港口资源丰富,各港口间的协同融合发展一直是多方有意探索推进的重要内容,尤其随着粤港澳大湾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那么,5G技术催化下港口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否推动各港口间信息共享乃至协同发展?对此,李克武表示:“这已经不仅仅是探索了,已经在做了。从趋势看,未来将不再是单个港口而是一个港群的概念,而港群之间就需要做好协同,包括计划调度、货源组织,甚至生产作业都要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也正在港口之间相互融合方面做一些探索。”

不过,也有观点担心,各港口之间是否会愿意开放数据共享?对此,李克武进一步分析,这主要存在两种场景,一是对于同省的港口,当前国家政策也在鼓励推动港口资源整合,整合到一个集团后,将不存在数据开放问题;二是对于跨省乃至跨国的港口,基于信息共享实现的业务协同,有着诸多好处,这已经促使许多港口通过战略合作方式进行探索。

“未来,航运可能不是线性传递而是协作式的,比如在装货时就将卸货场景考虑在内,这种协同拥有诸多好处,比如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优化客户体验等。”李克武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