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北魏孝帝延兴四年(474)的罗山县灵山寺,为佛教传入中国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唐玄宗时曾被封为国庙。景区于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河南省旅游局列入全省首批旅游景区(点)之一,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每年来此朝拜旅游者达几十万人次,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信阳的一张名片。

近日,有网友曝料,该景区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网友反映的“垃圾塘”、“垃圾路”、 “垃圾溪”等“垃圾围山”现象让人膛目结舌,大跌眼睛。该景区缺少硬件设施,环境保护人力投入不足,与该景区“看人海,除夕夜到农历正月初一接待国内外游客近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00余万元”的媒体报道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一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及十九大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强化信阳生态文明建设,“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环境工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信阳的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和省里的表彰,相继获得了“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中国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而该景区被曝光的环境卫生差问题给信阳的卫生和旅游事业抹了黑,给景区经营者与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犬卧宅阶知地暖,鹊登梅萼报春新。新年伊始,希望灵山风景区经营者不要只注重经济利益,切实把景区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把景区打扮得漂亮点,让群众和香客看着舒心。的确,给景区“洗把脸”,也是在给相关主管单位“洗脸”,更是在擦亮“美丽信阳”这张名片。

编辑 刘学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