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问答】曾国藩与“接班人”李鸿章李鸿章的父亲叫李文安,道光十八年与曾国藩同科进士。而李鸿章于道光二十五年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三个人的年龄差:曾国藩1811年出生,李文安1801出生,李鸿章1823年出生。同治十一年,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写了一副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对于曾国藩选择李鸿章为接班人的说法,我认为并不确切。在曾国藩众多幕僚、下属和学生中,李鸿章是脱颖而出的,且早已自立门户。当然这与曾国藩的支持和扶植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左宗棠也有类似的情况。作为湘军领导人,胡林翼死的早,曾国藩就是一杆大旗,亲密伙伴是弟弟曾国荃。李鸿章创办淮军,自立门户。左宗棠从幕僚走向主官,也自立门户。而朝廷也有意将这些带兵的汉人分化瓦解,即用又防,还要挑拨。同治三年,剿灭太平天国。曾国藩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加太子少保,封二等恪靖伯。曾国荃加太子少保,封一等威毅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后来以收复新疆之军功,晋封二等恪靖候。而李鸿章是在死后追封的一等肃毅侯。同治十一年,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接替了他的武英殿大学士的缺。此前是接替的协办大学时缺。两年后,李鸿章又升迁文华殿大学士,一直当到死,长达27年。此前因天津教案,李鸿章也接替了曾国藩的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通商大臣。这个节点,已经开始了李鸿章时代。从职位变化上,似乎李鸿章都是接替曾国藩的。但事实上本质上是个编制问题。“接班人”的概念,需要有家业。湘军已经解散,而淮军本就是李鸿章的家底。所以这个接班,更多是精神上的传承。李中堂在晚清炙手可热,权倾朝野,影响力从未离开中枢,但却没有当过一天军机大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