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12月16日,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南国的阳光与沙滩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优秀电影人,闭幕式红毯上不仅有徐峥、赵薇、苏有朋等国内明星的身影,约翰尼·德普、朱丽叶·比诺什、阿米尔·汗等国际明星也前来助阵,微博话题#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有高达3.1亿的阅读量。

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之下,作为首届举办的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打响了。无独有偶,10月的第二届平遥电影节也吸引了大批业内外人士。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中国长春电影节、澳门国际影展暨颁奖典礼,国内以“地区”为名头举办的电影节层出不穷,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目的也非常明显,但作为以电影为基础的活动,如何将其与真正与地域融合,将公信力和权威性做起来,仍旧是个长远的问题。

地域性及选片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而选择戛纳是因为其冬暖夏凉的地中海气候,以及优美的阳光与沙滩。时至今日,戛纳电影节以其商业性及艺术性兼备、对弱势群体关注的选片理念,为国际输出了不少名导。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在地域性上,海南岛与戛纳有相似之处,来客不仅能够参与到影人们的聚会当中,也能够顺便享受阳光与沙滩,本次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还特地准备了沙滩影院向观众免费开放,观影感受也因其环境而愈显独特。著名导演谢飞说:“在阳光沙滩上观赏北极寒冬的电影,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惬意。”

不过从首届电影节所推出的“电影节华语电影荣誉推选单元”的选片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奖项依旧是围绕着今年的口碑大片。但从它以“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全产业链”为目标来看,“文化之旅”才是电影节的重点。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而平遥国际电影节与“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所在地域与电影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一方面山西平遥是创办者贾樟柯的故乡,也是他很多代表作的拍摄地,另一方面平遥作为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在最初就有文化输出的意味。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平遥的选片更具国际化,其设有罗西里尼家族借平遥国际电影展平台设立的“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以及经费穆家族授权、贾樟柯艺术中心组织评选的“费穆荣誉”,第一届的就有来自中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评审团成员。另外其推荐的“卧虎”和“藏龙”展映单元的作品也遍布世界。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于2014年创办的,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所以由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的福建省作为举办地,计划每年一届,轮流举办,也较为有意义。

其选片的政治意味也较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电影为主,从第四届开始设立金丝路传媒荣誉,旨在展示丝路国家风情文化和民俗风情。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地域性与选片风格的关系复杂多样,但电影节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能输出审美才能加大影响力,目前国内电影节虽多,这一方面仍旧需要加强。

囊括新类型 挖掘新影人

电影节不仅要看曾经,也要看未来。

有权威的电影节也不会墨守成规,随着电影产业和观影习惯的发展,影展必定会做出调整。威尼斯电影节在2017年开设了三个VR相关的奖项,戛纳也紧随其后。去年更是有两部Netflix的电影入围戛纳,虽然最终戛纳因为传统影院的抵制修改了规则,但能够看出“网络电影”来势汹汹。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国内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现象。2011年便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网信办、团中央、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国家部门的领导下举办中国国际微电影节,2018年合并了中国国际网络电影节。在2017年银川也举办中国银川互联网电影节,一共有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纪录片3个单元,并设立了“金杞奖”。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另外最值得关注就是对新人的扶持。这一方面专门针对新人的影展西宁first电影节在近几年也备受关注,“FIRST” 的创始初衷就是持续发现与推选青年电影人首作及早期电影作品。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2012年增加长片进入主竞赛单元后,经过4年的系统发展,覆盖超过36个国家的选片,首映占比达到90%,数量超过1000部。近几年,《心迷宫》导演忻钰坤、《八月》导演张大磊、《北方一片苍茫》导演蔡成杰等优秀导演也是从FIRST走出,如今FIRST影展在业内已经形成口碑。

除此之外更具权威性的电影节也不会让新人板块缺席,金马奖、金像奖都为新人导演和演员设置奖项,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去年获得最佳新导演的毕赣今年入围了最佳导演奖,而今年名声大噪的文牧野也会因获奖而获得更多关注。内地的金鸡设置导演处女作奖、华表奖设置优秀新人导演奖、优秀新人编剧奖,以此来鼓励新人创作者。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但目前国内的电影节奖项的“含金量”依旧不高,就算是A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金爵奖,和近几年越来越国际化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在颁奖礼过后依旧没有影响市场的导向,更为传统的金鸡百花华表也因为各种限制被频频吐槽。

不过作为电影节重要环节,影展部分倒是如火如荼,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经典作品、还未公映的作品、小众优秀文艺作品对影迷来说是一次狂欢,上影节的日本展映单元一直深受影迷关注,北影节的各种良心修复也难得一见,对观众来说都是盛会。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但无论是拉动旅游、促进合作、还是影院依靠优秀电影做一次一年一度的活动,电影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依旧要靠独特创新的理念,和坚持对优秀作品的渴求和鼓励来逐步建立,希望层出不穷的电影节都能发现自己特色,与国内的影人一同进步。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狐号

内地电影节层出不穷,权威性和公信力跟上了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