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懿传》中心无城府的皇权政治牺牲品高贵妃,《将夜》中贤名在外的唐国公主李渔,到《大江大河》中“国民姐姐”宋运萍,童瑶今年三部大戏密集开播,尤其是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题材的现实主义大剧《大江大河》登陆东方卫视后,不仅收视高开高走,豆瓣评分更高达8.9。宋运萍为何能在男人群戏中突显存在感?为弟弟宋运辉放弃上大学资格,嫁为人妻后成为“小雷家村致富”的一把好手,真实质朴的剧情中,那个时代温柔而坚韧的女性形象悄然打动了观众的心,日前本报记者对话童瑶。

“土味”宋运萍:

扎实细节 潜入时代深处

早年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中戏,尽管并非流量,但童瑶的演技派是圈内公认的。作为一位85后演员,潜入时代深处的能力对于童瑶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

时报:故事一开场的设定,每个人都看到了改变和希望,怎么把那种热情展现出来,有哪些设计么?

童瑶:剪头发就是为她的一个设计,从长发到后来的短发也是符合年代变化,还有农村女孩走路的状态跟现在城市女孩是不一样的,还有说话的语调等。我觉得首先要把自己放简单,那个年代人都很纯粹、纯净,因为接收的信息也很有限,大家只能读《人民日报》,连电视都没有,有一些不太对的地方导演会帮我们拿捏那个分寸。

时报:但剪头发这场戏还是可以看到宋运萍的难过,毕竟是为了钱卖掉了大长辫子,对很多女性来说都会不舍得吧?

童瑶:会,但她在弟弟面前不想表现出来,我一开始演的时候还有点难过,但导演说你要笑着对弟弟,观众会替你难受的。

时报:服化道方面,宋运萍的“土味”也可圈可点。

童瑶:我们在现场的时候导演会对细节把控的特别严,包括女生当时的发型,绑头发是绳还是皮筋,衬衣扣应该扣到第几个扣子,一家人吃饭,应该有几个肉、几个素菜。刚开场是1978年,我们家都吃红薯,后期才有了米饭。其实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场戏,小辉在养猪场,宋运萍跑过去告诉他两个人都过了分数线,那一场戏我们下了四次通告才完成的,前三次都是阴天下雨,每次去路上都要开两个多小时,就是要等天,最后终于天公作美,老天也感动了,用导演的话说,“我一定要一个晴空万里”。

时报:你是85后,拍完这部戏后对改革开放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么?

童瑶:演员是被动的,当年的时代先锋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去试着前行、去探索,每天都会有新的消息出现,就看你怎么去抓住机会。

她是那个时代的完美女性

因悲情而难忘

时报:对比之前演的古装剧,宋运萍这个人物最大特点是什么?

童瑶:她不像我原来拍过的古装,比较远。宋运萍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身上一些优秀品质,我都觉得是我特别能理解的一个人物。她不是那种会正面去跟人起冲突的人,但心里蛮有力量,有自己的智慧,会去用自己的方式以柔克刚解决问题。对比小说,我觉得她可以说是很完美的一个女性,但她完美的又很真实,不是圣母,而是善良、有担当,外柔内刚,有那个时代女性身上的优良美德。

时报:但在她身上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牺牲?这对姐弟之间的情谊非常打动人,你怎么理解?

童瑶:小辉小时候比较胆小,都是姐姐出头。她跟弟弟在恢复高考第一年都过了分数线,但因为家庭成份的原因她就放弃了这个机会,但她即使没上大学,也一直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我觉得这种品质是让我很欣赏的。

时报:宋运萍的结局有一些悲剧色彩,但正因为她的去世,让宋运辉和雷东宝两个人物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会不会觉得她的死令人特别唏嘘?

童瑶:宋运萍是一个命运多舛的角色,身处那个时代,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消息出现,有惊喜也有困难,她是把困难都转化成了动力继续乐观地生活,这个品质无论以前还是在今天,都值得学习。她去世得特别突然,日子才刚刚地有所好转,日子一天一天在变好,也要有自己的宝宝,生命就戛然而止,所以还是令人特别惋惜的。

时报:85后小花作为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不断崛起,之前行业比较追逐流量,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环境?

童瑶:00后都出现了,我们这一代现在有这种机会能去展现自己的才华,我觉得蛮好的,我觉得还是不忘初心,严谨认真去塑造每一个角色。

时报:有没有哪一位演员是你想成为的目标?

童瑶:查理兹·塞隆是我特别想成为的演员和榜样。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极致的变化,她可以是女神,又可以变成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满嘴脏话,特别臃肿肥胖的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也可以变成一个冷酷女杀手。我觉得她就是不断地在挑战自己,对于演员来说,你要时刻准备为下一个角色去改变自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