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何雅君

登上乌篷船,沿着泗泾塘轻轻摇荡,在下塘街边的码头靠岸,穿过小巷,走向古镇街头。叩开一幢文物建筑的大门,嗅着空气中的桐油味,看青瓦白墙透出的江南风情,听一段十锦细锣鼓……

记者昨天从松江区泗泾镇获悉,随着古镇更新改造的推进,泗泾正在逐步恢复这样的水乡生活。

老建筑迎来新业态

负责老建筑保护更新的泗泾建设开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古镇主干道,开江中路两旁分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多数建于清朝中晚期和民国中期。根据改造计划,泗泾要对全镇8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调整部分老建筑的功能和业态,还原水乡旧貌与生活气息。

截至目前,部分老建筑已经完成了修缮。面朝开江中路、背倚下塘街的明清老宅程氏宅、孙士林宅和管氏宅正在内部装修,5月底将迎来的新业态进驻。

根据规划,程氏宅将入驻茶文化研究中心及乡音茶馆项目;孙士林宅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基地,由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展示各类古建筑的构件、木料、技法;管氏宅将被书香和非遗音乐声包围,宅内既有名为“南村映雪”的新概念书店以及文化活动空间,又有视觉文创空间和音乐工作室进驻。沿河建筑作为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实践基地,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十锦细锣鼓青年传承队伍的教学

两处名人故居将扩大

每一座古镇都有其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复旦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马相伯、近代报业巨子史量才就曾是泗泾镇上最有名的居民。他们的故居都在开江中路的北面,正在等待调整功能。

马相伯故居共有三进,一楼按中式古典风格布置,墙上悬挂着有关马老的照片和资料,曾作为纪念场馆对外开放。近期因为渗水严重、瓦片碎裂,存在安全隐患,暂停参观。二楼是已经搬空的居民私宅。

讲解员透露,这幢房屋后面还有三进屋子,原本也是马家的产业,后成为居民租赁房屋,与前三进隔开了,结构、屋顶都已被改动。

记者了解到,在即将进行的改造中,破损的前三进故居将得到维修,并考虑将二楼私房产权收回,和后三进房屋一起修缮,一起作为故居开放。据介绍,未来故居不仅是公众参观的场所,还将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活动,作为“复旦印记”的一部分,让老宅文化味更浓。

百米之外,中西合璧的史量才故居看起来更为考究。前面是带有正厅、偏厅、前厅的中式建筑,后面是西式风格的小楼和后花园。房屋结构保存完好,门窗上还嵌着老式彩色玻璃。

讲解员告诉记者,史量才故居正在申报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续会进行一些修整,并将打通隔墙,与旁边两栋房屋连起来,以“故居+文创基地”的形式开放。“旁边的房屋今年就会启动改造,作为《申报》陈列馆,展示报纸生产印刷的过程和新闻史的变迁。”

计划恢复水上交通

泗泾镇毕竟是水乡,因通波泾、外婆泾、洞泾、张泾四水汇集而得名。位于古镇下塘街南面的那段河流叫做泗泾塘,水流平缓。

眼下,泗泾镇计划重新恢复水上交通。泗泾塘的河岸计划建设几个小规模的泊船码头,供乌篷船等小型船只停靠。而松江区有望推进区内主要景点的水上交通建设,设计水上路线将它们连接。不久后,游客也许就能从松江西部的广富林景区乘船出发,经过多条河道向东进入泗泾塘水域,在河道较窄的地方将大船换成小小的乌篷船,驶向北岸的下塘街边,再从码头登船上岸,前往古镇街市。

千年古镇启动如此大规模的修缮改造,期待变成什么模样呢?泗泾镇副镇长姜磊告诉记者:“我们不是要建一座世外桃源,而是想在城市中保留一处乡愁。”他描述了今后的古镇生活场景:漫步街头,人们可以看到观音兜、风火墙等水乡建筑特色。步入文化场馆,可以听到十锦细锣鼓,触摸到各种乐器。游客闻到的,是老建筑散发的桐油味和街头点心店的香气。坐进店里,就能品尝泗泾特有的广利粽子、阿六汤圆。逛累了,就找家民宿休息,或者去茶馆品茗,去书店阅读,感受古镇生活的悠然。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何雅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