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所认为的卑贱和尊贵,有多大差别啊。世人所认为的美好和丑恶,有多大差别啊。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求食於母。

——《道德经》第二十章

世人所认为的卑贱和尊贵,有多大差别啊?世人所认为的美好和丑恶,有多大差别啊?世人之所畏避的,不能不畏避。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世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的样子,就像还没有开口笑的婴儿;疲劳散慢的样子,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世人都很富有,而我却像是被遗忘的。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世人都看起来清楚明白,唯独我看起来愚钝糊涂;世人看起来都精明外溢,唯独我看起来沉闷笨拙。一边静得像海似的,另一面却像不止的飙风。世人都忙忙碌碌,求名求利,有所收获,而我却顽劣粗鄙,对名利这些不去追求,以致一无所获。我唯独与人不同的,我以合于自然之道为尊贵。

这一章好像老子的自白。智者有大智慧,常怀淡泊宁静的的人生境界;有独立的思维,洞明世事,彻悟生活;有健康的自我,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自扰,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并一直有力量践行;坚持不固执,从善如流。

老子的思想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屈原在《楚辞·渔父》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轼一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生命之孤独、漂泊无依,然而却坚守着高傲高洁的品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