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舒服的方式与自己和解

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一部分缘于家庭教育。

小时候的我,不是很好看,妈妈是更加自卑的人,见人就在邻居面前指着我说俺闺女长得不好,以至于现在我都感到非常的自卑,所以从小就认为自己很丑。从小也不会说话,也不敢跟人打招呼,特别怕羞。

而比我大几个月的堂姐就不一样了,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双眼皮,喜欢咯咯像铃声一般的笑声,嘴巴又甜,特别会说话。

我特别羡慕她。

记得有一天,我和她一起去姑姑家玩,堂姐就特别会哄姑姑邻居的小孩,逗的特别热闹,而我站在边上,茫然不知所措。那邻居说,这两个侄女真是一个比较活泼惹人爱,一个比较老实。

当时特别无地自容,以至于过了几十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这样没有啥生活乐趣的小孩,只能默默学习,貌似也没有其他事做。

所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无论大考小考都是第一名,因为也就只有拿到奖状的时候,妈妈才会夸奖我一次。

自卑一直萦绕着我,读到初三的时候,甚至有时候正在听课的时候脑袋会不时的游离躯壳的感觉,就像我的意识和我的身体是两个人,在排斥,当时觉得特别可怕。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同学在宿舍里指桑骂槐,嘟嘟囔囔,明知有意说我,因为当时宿舍就两个人,但我懦弱到不敢吭声。

用最舒服的方式与自己和解

这样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走上社会,走过很多城市,去过很多国家,认识了很多的人,也交接了不少朋友。学会了穿衣打扮,谈吐更加自信,也入职了一家服装时尚行业,慢慢开始接纳自我。

有了家庭孩子之后,因为照顾不过来,请父母帮我带孩子,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妈妈会大声责怪才六岁的孩子,孩子觉得特别委屈,默默流泪,小时候我觉得爸妈说的都是对的,从不质疑,但随着成长发现,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可能留下一辈子的阴影。我会委婉告诉妈妈您要换种方式,这样会有创伤。

有人说,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如果感到孤独,那说明自己不能接纳自己,没有跟自己和解。

这些年我也会慢慢审视自己,试着剖开自己的阴影部分,一件件拿到阳光下晒晒,也许是一次次地揭开伤疤,但好过故意视而不见更加难受,勇敢直面自己的残缺与阴影区。

遇到刺激或挑衅不会被轻易激怒,但也不会隐忍。

遇到气场强大过自己的人,不会畏首畏尾。

不会因为自己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的面前而自卑。

能大声勇敢表达自己。

毕竟,不管你再怎么样光环加持,说到底,你,我,都是平等的自然人。

因为我明白了自己一直缺少的其实就是一份信念。没有信念的人就没有希望,也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用最舒服的方式与自己和解

工作之余,我会一直坚持我的爱好写小文,更新简书,更新我的公众号,只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和自己进行思想交流,释放压力。

每天也会留一点时间使自己平静下来,找到自己本我,真我,与自己交流,这种感觉特别好。

《羊皮卷》一书中提到六大操作技巧,帮助我们坚守信念,觉得特别受用,分享大家,愿我们坚守内心,做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1)首先第一步,采用自认为最舒适、最放松的姿势坐下,最好可以让自己躺在椅子里面。从脚趾直到头顶,保证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在口中默念:“我的脚趾、我的手指、我的脸……”

(2)将你的思想想象成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湖水。风正吹着水面翻起千层浪,但是慢慢地它恢复了平静,最后不翻起一丝浪花。

(3)每天花2~3分钟的时间回想曾经见到过的最美丽、最宁静的画面,比如落日西下时的山峦、清晨宁静幽深的溪谷,还有正午的森林、夜晚泛着涟漪的湖水。将自己再次置身于这些情景中。

(4)缓缓、平静且带有乐感地重复一些能够抚平人心绪的词语,例如宁静(用最平和的心境来吐字)、平静、安静。想着这一类的词语,多次地重复。

(5)自然在我们忧虑、烦躁时总会伸出他的关爱援助之手。回想生命中的这些时刻,想着你是怎样排除万难,抚平受伤的心灵的。

(6)重复下面的话,它会让你的思绪得到沉淀,会让你感觉无比放松:“坚心依赖你的,你必保护他十分平安,因为他依靠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