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即至,草木渐枯,

寒蝉噤声,万物凋敝。

几场秋雨过后,

天更寒凉,秋更萧瑟。

天地间登时一片肃杀气息,

倒也难怪古人逢秋便悲叹寂寥。

本以为此时节,便是要如此冷冷清清,

却不想仍有一花凌霜傲雪,

于深秋悄然地绽着,

不争不抢,却也开得伟烈。

-

秋意浓,霜露降,

桂花落,秋菊开。

别了八月的桂子,

农历九月,菊花开得正当时。

淡淡的冷香随秋风四散开来,

不经意间瞥见了街角花店外的一簇,

不同于其他花般鲜艳,

秋菊开得静默,恬静淡然,

只消瞧上一眼,秋燥便也是要减了几分。

-

秋菊,别名九华、黄花、女帝花。

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

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其品种丰富、颜色繁多,

或白,高洁素净,

或黄,端庄淡雅,

亦有紫红、淡粉,彰显其沉稳气质。

-

秋菊清幽淡雅,凌霜飘逸,

除却颜色品种丰富,其别名亦有很多。

秋菊又称九华,即重九之花,

因重阳之时赏菊,故得此名。

又名秋华,即秋季之花,

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秋华者,菊之异名。”

而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句,又名晚香。

因秋菊多在寒冷之时开放,别名寒英。

-

不同于牡丹的富贵,

也没有玫瑰的艳丽,

就连香气也要差桂花一些。

孤傲的菊更像是一位隐士,

隐于市、隐于林,

与世无争、高风亮节。

不趋炎势,不慕名利,不争,

无人问津,无人欣赏,无妨,

自要孤寂地开于万花凋零的秋季,

遗世而独立。

-

古来文人多是喜菊。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饮坠露、食秋菊,

足以展现屈原的纯洁高尚。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潜以菊喻己,

赞菊之卓尔不群,清雅品质。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笔下的菊花如气冲霄汉的英雄,

斗志顽强、品格高洁。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以一首《咏菊》,

道尽秋菊凌寒傲然而立。

-

作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傲幽坚淡。

可若说冬梅傲雪,幽兰淡雅,

那么秋菊便是兼有梅与兰的两种品格,

既不畏严寒,又清幽高雅。

是以君子受其影响,

入世则淡泊名利、高风亮节,

出世便独善其身、随遇而安。

-

九九重阳日,历来便有赏菊的习俗,

故而古来又称菊花节。

此佳节,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

于巍巍高山之巅极目远眺,

把酒临风,心旷神怡。

-

亦或赴会赏菊,采菊酿酒,赠酒祝寿。

众人共饮菊花酒,

赏秋菊淡雅,品菊酒清甜,

兴致来时亦有雅士赋诗一首,

遥想此景,此乐何极!

-

闲暇时,于窗边陈一几塌,

邀二三好友亲朋,

泡一壶菊花清茶,

话桑麻,就菊花,

慕菊之高雅。

-

莫似古人般,

叹寒来暑往,感深秋凄凉,

何不对诗赏花,去秋愁,

再望窗外青山云霞,

远方流水悠悠。

来源|设计目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