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西平说:“对只有职高文凭的我而言,企业技术革新、科研攻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11年,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王西平被任命为仪表部科长,主要负责公司仪表部门的电气设计以及生产管理。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毕业生王西平:将每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鸟瞰图。

5月6日,由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组织的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这一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展示、大国工匠与职教名师高端论坛等活动,推动职教发展和认知普及。

鄞州职教中心学校毕业生王西平:将每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与高等教育相比,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较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通过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的真实事迹。在宁波,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毕业于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王西平,便是典例。

迎难而上“蓝领”高管初展才华

短短十年,王西平从生产一线技术员成长为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从一名普通的职高生“逆袭”成企业高管、公司合伙人。这十年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扎实,他不断挑战自己,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

他认为,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就是成功。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职业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无限可能。

2008年7月,王西平的准“毕业季”。

结束了两年职高学习的王西平,进入宁波兴隆电子厂,开始他的实习生涯。实习结束后,王西平以出色的表现成为电气装配技术员。初入单位,“同期生”中人才辈出,不少还是大学毕业生。这让王西平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甚至陷入沉闷。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回忆起前3年的工作情形,王西平说:“工作后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我都挑人家最不愿意干的,我认为工作并没有高低贵贱,总得要有人去干!”在他看来,从毕业到参加工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学校里学的是理论知识,企业里学的是实践经验。

短短3年不到,王西平就在业务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他踏实肯干,作风扎实,企业的领导都看在眼里。

努力转型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2011年,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王西平被任命为仪表部科长,主要负责公司仪表部门的电气设计以及生产管理。

王西平说:“对只有职高文凭的我而言,企业技术革新、科研攻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感觉到自己在专业知识领域的缺憾,一下变得十分惆怅。

同样,他并没有因为眼前的这些困难退缩,而是坚持每天早起2个小时,自学电子电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不忘在工作中向同事及领导虚心请教。

经过不懈努力,王西平考上了浙江万里学院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那时真的很忙,每天清晨6点就要起床去上班,下午5点下班后再赶到学校去上课,课程的安排是从晚上6点到10点半。所以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王西平说,但又十分充实。

付出终有回报。3年后,王西平顺利取得了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文凭,在工作上也屡获殊荣。

2011年—2014年,他先后主持研究的《磁场分布测试仪研制》《磁偏角检测设备的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得企业优秀奖。由他主持设计的《一种测量磁性元件磁通量的装置》等2项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他的研究成果《充磁头外观设计》还同步获得了欧盟设计专利。

科研攻坚为企业节约成本百万余元

之后的几年中,激发起科研攻坚兴趣的王西平一发不可收。他先后研制了更高精度的3D磁偏角检测设备以及公司第一代磁性材料自动化检测等设备,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百万余元。2016年,他与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在线磁通量自动检测分档设备的研制》科研攻关项目获得省级立项。

鉴于他出色的研发能力和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公司决定任命他为研发部副部长兼自动化部科长。

对于好学上进的王西平来说,总是在不断寻求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他先后参加了宁波市磁性材料智能制造紧缺人才高级研修班、宁波市企业高级研修总裁班等培训学习。

“培训期间,行业专家云集,因为我有比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经常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夸赞。”王西平再次以他出色的学习表现获评优秀学员。

他设计参与德国大众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马达转子在无磁装配后整体充磁解决方案的设计,并研制出成套设备。该设备在大众的电机供应商台达电子生产线上一经使用,便受到德国大众公司(北京)的一致肯定。

目前,该设备已扩展到大众公司的四条流水线上,获得了巨大的产能效益。

由内而外迈上管理新台阶

经过多次高层次培训后,人的格局和眼界被打开。王西平觉得自己将来要朝着企业负责人的方向发展。

2017年5月,他获得了注册资本上千万元的宁波名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的工作邀请。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开启职业生涯崭新一页,并慎重地迈出了这一步,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高管兼企业合伙人。

去年6月,中宣部《时事报告(职教版)》走进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王西平作为学长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他将毕业、就业、创业的经历娓娓道来,带给全场听众“榜样的启示”。

在《我与改革开放》论坛上,王西平说,目前的在校生应该更积极地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形势等信息,从而全面了解自身条件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通过专业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将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为用人单位,在员工的技术、知识和素质方面,我们更看重素质,比如具有服从意识、纪律观念和合作精神等。”在谈到成功管理的关键时,王西平这样说,“当你想要员工充满激情,那么你必须懂得去激发员工的热情,用心对待每一位员工并让他们不断成长。”王西平补充说,作为公司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把每件事都做到一种极致就是成功了。

在职业教育变革的近十年里,王西平的职业发展路,就是职业教育为制造业强国奠定人才基座的一个生动实例。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这块充满活力的沃土,将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培植更多的“能工巧匠”。

记者徐叶通讯员王亚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