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看了三期央视的《经典咏流传》,总体感觉这是一台质量上乘的真人秀节目,不过某瓣平台的评分高达9.0分,似乎有点过誉了。

这台节目的亮点之一是创意,流行歌曲与古诗词结合,既有娱乐性,又有文化内涵。另一大亮点是,传唱人大多都是实力派的创作型歌手,由他们来对古典诗词再创作,可谓好食材遇上了好厨师。

不过《经典咏流传》也并非尽善尽美,至少在两方面有优化的空间,一方面是四位鉴赏专家的协调度。四位专家搭配尚可,康震在《百家讲坛》讲过唐宋八大家、李清照等,是诗词大家。哈林是音乐老顽童。王黎光既是文化名人也是音乐家,尤记得90年代,他为电视剧《年轮》创作的主题歌《拉着你的手》曾传扬于中国的大街小巷。曾宝仪主持人出身,能调节现场氛围。这样的组合也算花了心思。可是,在前三期中,四位专家配合得相当生疏,康震是个话痨,曾宝仪常常不做鉴赏而是爱向歌手提问,成了个隐性的主持人,并且喜欢流泪,哈林时常大惊小怪,王黎光的评点又太严肃。四位的协调度一般,希望后续能改进。

另一个不足是环节设置的问题,有时候一位传唱人唱完后,主持人撒贝宁突然邀请上另一位嘉宾,而这个嘉宾所说的话题,往往跟传唱人所唱的歌曲关联性不强,这就让节目有种割裂感。举个例子,在第二期中,音乐人赵照唱完《声律启蒙》之后,小撒叫上来一位退休老教授潘鼎坤,没想到的是,这位93岁的老先生现场表现极佳,从哲学讲到诗歌,迎来场下专家和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这时候赵照傻站在旁边,仿佛这个环节跟自己毫无关系。

言归正传,在《经典咏流传》前三期节目中,大概传唱了有十几二十首歌曲,好听的不少,最为震撼的可能就是支教老师梁俊唱的《苔》,据梁老师自己称他不通音律,这就让人更为震撼了,看来极致的艺术,有时候并不关乎技巧,而看有多走心。

在这十几首歌曲里,秀才唯独喜欢赵照演唱的《声律启蒙》,旋律很优美,尤其是赵照选改的歌词,其极有文学感知。《声律启蒙》字数不多,内容却相当浩繁,大多数单句都有用典,可谓一字千言,句与句之间却并无太多关联。赵照选择和修改的句子,一是画面感都极强,二是句与句之间做到了某种关联。

来看这句“两鬓霜,一客行,新绿衬酒红”,读完脑海中就有一副画面,像是有一个历经沧桑的异乡客,坐在初春的草木下饮酒。再看末句“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完全不关联的三句话,被赵照组合成了一句爱情誓言。除了这两句之外,歌中的其他句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细细听来,能让人有所感有所思。

跟《声律启蒙》歌词类似的是王力宏演唱的《三字经》,王力宏基本是截取了“三字经”的开头部分,不过也有点睛处,就是歌词的最后结尾,唱到“此五行,本乎数”后,王力宏没有再继续按照“三字经”的顺序继续唱下去,而是以“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为歌曲作结,也是颇有匠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