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街道天润宝翠园小区,有一位名叫李常学的老人,他从去年开始倾心诗词、诗歌写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近200首诗词歌赋并打印成册——《清平吟》,其中写满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今年77岁的李常学是一名退休教师,出生于1942年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更是让他产生了为新时代讴歌的创作激情。

退休教师李常学说:我干民办教师转正以后,紧接着1988年又农转非,国家给子女安排了工作,到现在他们生活的都很好,我心里感觉着非常的高兴,对社会、对党、对国家,怀着一个感恩的心态,写了《清平吟》这本诗词。

《清平吟》这本诗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诗词歌赋样样俱全,既有古体诗词又有现代诗歌,或叙事抒情、或咏物言志,更有许多歌颂党和国家,赞美家乡的佳作。

李常学说:现在高密发展的这么快,我就感觉着非常的自豪,我在一首诗里,就是《高密就是我家乡》,我感觉着我写这首快板诗的时候底气很足,觉着我是一个高密人,我能生长在高密,我感觉着这一生是非常的荣幸,把我这个激动的心态,表现在这些诗歌里。

诗集里还有弘扬国学、倡导养生以及为人处世、孝老敬亲等方面的内容,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李常学说:我没有旁的目的,其一个目的就是感恩社会,其二一个,有一个想法,我想着通过这一些诗词,给子女留下点精神上的一些寄托。

李常学说,他从去年3月份开始写这些诗词,到6月份就完成了第一本《清平吟》。

李常学说:从(去年)6月份里开始,就作的续集,到(2019年)元旦以前《续集一》完成,到元旦以后,现在继续作着《续集二》。

李常学告诉记者,他退休之前一直在初中教化学,很少写文章,对修辞、造句也不精通,这些作品难免有很多不足和缺憾。为了更好的进行创作,他对古典诗词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李常学说:大部分的这些东西都是晚上睡不着觉想,早晨起来记下来,再经过锤炼、推敲,形成文(字)的,就趴这个桌子上。上年纪了,不能做什么事,叫这段时间消费的有意义点,老有所为。往后,在我有生的岁月里,还能使《清平吟》不断地更新,在我能力能够所及的情况下,身体能够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继续再写吧。

【声明】来源:高密市广播电视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他们都在看

联系我们

制作 | 广电新媒体

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