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22日起,一段广东深圳父母涉嫌虐童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视频中,一女孩在家中多次被父母殴打、踢踹、拽到在地,女孩的母亲甚至用扫把、塑料椅子等物品施暴,而女孩被家暴后不哭不闹、默默承受的反应更令网民心疼。对此,深圳宝安警方表示已介入调查,当地妇联也已向宝安区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深圳8岁女孩遭家暴引公愤 爆料者登陆他人家庭摄像头引争议深圳8岁女孩遭家暴引公愤 爆料者登陆他人家庭摄像头引争议深圳8岁女孩遭家暴引公愤 爆料者登陆他人家庭摄像头引争议深圳8岁女孩遭家暴引公愤 爆料者登陆他人家庭摄像头引争议

摔打、耳光 虐童视频引全网声讨

综合上海澎湃新闻、广州《南方日报》23日报道,网上流传的这段长约3分16秒的视频中,共记录了4段女孩被父亲或母亲家暴的过程,时间跨度从9月26日到10月20日。

视频中显示,一名疑似女孩母亲的女子经常不分青红皂白、没理由地对女孩施以暴力。抽耳光、拿扫帚抽打、拉拽头发,甚至将女孩推到在地用脚蹬踏,手段之残忍让人触目惊心。

视频后段,还出现了一名身穿美团骑手制服的男子,疑似为女孩的父亲,拿扫帚抽打教训女孩也丝毫不见手软。

整段视频中,女孩每次受到虐待后,既不还手也不逃走,不哭不闹,安静地走回座位坐下。而视频中出现的另一疑似其弟弟的男孩似乎对女孩被虐待的情况司空见惯,甚至也对女孩出手殴打。

视频在网上流出后,海量网民评论转发,声讨这一家人对于女孩的残忍行径。

体表未见伤痕 网民:都在心里

事发后,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阳光宝安”23日通报称,相关人员刘某华(男,广东人,34岁)、陈某文(女,广东人,33岁)及涉事女童(8岁)带回辖区派出所调查。

经询问,母亲陈某文、父亲刘某华对殴打女童的事实供认不讳。初步调查情况与视频相符。经法医检查,女孩体表未发现明显伤痕。目前警方正在依法调查处理。宝安区妇联已向宝安区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

视频中,女孩父亲刘某华身穿美团骑手制服,网民也希望美团方面能提供更多信息。对此,美团方面23日回应称,刘某华曾为深圳骑手,目前已离职。平台方已将其所有相关资料提供给当地警方,后续也将为女童提供帮助。

美团方面同时指出,刘某华的突破了社会基本的行为底线,违反了良知。“他不是一名合格骑手,更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

事件持续引发关注,除了痛斥。声讨这对父母的残忍行径外,也有网民关注到了事件的更多细节。网民“在星河边缘挣扎”表示,母亲在对女儿大打出手的同时在给儿子夹菜夹肉;而网民“追喜剧的人”则表示,“小男孩也开始动手打女孩了,不仅这个小女孩需要心理干预,耳濡目染这一切的小男孩也必须重新教育。”

更多的网民还是对女孩表达了同情和心疼。网民“最远的遥远”表示,法医只能检查体表,体表未发现明显伤痕,伤痕都在女孩心里。

打人父亲回应:“关你屁事”

据最早发布视频的网民“王华礼”表示,视频是从一个家庭监控App上下载的,App的账号密码则是女孩父亲的牌友提供的。

据“王华礼”透露,他是在9月末了解到这户家庭存在家暴行为,爆料人自称为涉事父亲的牌友,希望“王华礼”可以帮助该女孩。“王华礼”称,他曾联系过视频中的打人男子,对方则回应“关你屁事”。

据宝安区西乡街道径贝新村附近街坊透露,女孩父亲刘某华平日热情健谈,人缘较好,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见到他或者其妻子陈某文用过激的手段教育孩子。但有街坊提到,刘、陈二人平时夫妻关系不和,二人或因此拿年幼的孩子出气。

公开视频是否侵犯隐私?

广州《南方都市报》24日报道,如果不是监控视频泄露,涉事女童在家中的不幸遭遇或许还不为人所知。按“王华礼”的说法,视频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刘某华的家庭监控App账号密码外泄。尽管虐童的行为值得曝光和谴责,但是爆料者私自登录他人账号,并下载和发布视频的做法,又是否妥当?

“这名牌友和视频爆料者构成对打人者隐私的侵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认为,如果牌友是无意中了解到情况,更稳妥的做法应当是向警方报案。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虽然该牌友的目的是阻止家暴、保护孩子,但是这种登录他人账号、下载他人家中监控视频的行为,已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他获得监控视频的方式是不合法的。现在曝光的是孩子被家暴的情况,如果他还看到了家中其他的生活情况呢?”朱巍说。

不过,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广东金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付汉文则表示,视频拍摄于打人者家中,看起来属于隐私,但是爆料者发布的虐童视频,即便属于隐私,也是非法隐私。在刘付汉文看来,由此可以推断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前提是加害人“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而视频爆料者的做法反而是符合正义或符合道德评价的,因此不算是侵犯隐私。

在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邓学平看来,爆料者发布视频的行为,严格从法律讲有侵犯隐私之嫌,但这是为了保障一项更为重要的权利。“女童父母的虐童行为涉嫌犯罪,在女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之前,其家长的隐私权并不需要过分纠结,否则岂不是在纵容更大的恶行?”邓学平称,“在这个案件中,应该优先考虑如何救助女童。”(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