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程翾(化名)向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抱怨,青少儿在线教育平台vipJr要求家长每周按指定内容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学习体验,帮机构宣传才赠送课程。记者了解到,不少培训机构惯用社群营销,要求家长把孩子的上课情况生成专属的推荐链接,在朋友圈或者微博推广转发,以此作为给予赠课的前提,有的不送赠课送iPad。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近日,程翾(化名)向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抱怨,青少儿在线教育平台vipJr要求家长每周按指定内容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学习体验,帮机构宣传才赠送课程。若家长未按指定内容分享学习体验,机构将拒绝赠课。家长想停课退费,vipJr称“开课超过一个月,不能退”。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程翾向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算了一笔课时费的账,“不加赠课一共240节课,2年上完,缴费约2万8千元,连续6个月上满10节课,可以返还2500,算下来平均每节课(25分钟)114元,和线下实体店的价格差不多,贵得离谱。若享受96节赠课,合每节课七八十元,感觉价格还可以,才买的。”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家长按照培训机构要求发的朋友圈截图 家长供图

但是,要想获得赠课,必须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要求的文字内容,将学习体会朋友圈,对于培训机构的这种行为,程翾非常不解,“凭什么强迫我们推销啊!”

机构“强迫”家长发朋友圈推销

对于课时收费和奖励课时情况,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拨打vipJr的官方客服电话得知,青少儿英语每节课(时长25分钟)的客单价100-120元,具体要看当时有无促销活动。机构会通过折扣、活动价、奖学金、发朋友圈赠课等形式鼓励家长购买课程。

而且,按照合约,在一个月的体验期内,若孩子不适应课程,可以申请退费,否则,无法退费。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家长供图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样的心理:为了享有优惠客单价而接受培训机构给出的预付1年甚至2年的违规付费模式。

但是,一旦上课中途对课程不满意,消费者想退费,就会出现纠纷或者面临“霸王协定”。

机构承诺的赠课无法兑现,程翾希望停课退费,却遇到了退费难。

“交费的时候跟我说可以办分期付款,不满意可以退费。后来因为赠课的事一直没兑现,我提出停课,他们(机构)说上课满一个月就不能退了。”

一开始说,在朋友圈转发,集五个赞就可以,我就发了下,后来,条件越来越苛刻。”程翾告诉未来网记者,vipJr告诉她,只有按照要求分享课程的体验才能获得赠课,分享要求分为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一是分享的学习心得必须超过30个字;二是宝贝在vipJr学习的照片和会员专属推荐名片;三是集齐5个赞,上传并通过审核才能获得当月相应的4次赠课。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vipJr的朋友圈赠课规则截图 家长供图

记者了解到,不少培训机构惯用社群营销,要求家长把孩子的上课情况生成专属的推荐链接,在朋友圈或者微博推广转发,以此作为给予赠课的前提,有的不送赠课送iPad。

“最初交费的时候,销售没有说发朋友圈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只是说每月发四次朋友圈,审核通过就能赠课。”程翾对此表示不满:“机构凭什么强迫我们推销,赠课就应该直接加入课时购买。”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事前跟消费者说清楚转发的详细要求,否则,就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业内:利用学生名义推广课程涉嫌违反广告法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梳理发现,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的很多纠纷大都绕不开预付费和退费难。和程翾有同样遭遇的人,还有不少。记者注意到,包含赠课、返券等激励制度的长期预付费模式仍被培训机构惯用。

2018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

这种销售模式显然已经违背国家政令。要求家长在朋友圈替机构宣传是否违规?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维维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严格来说,这一营销方式不属于绑架营销,属于虚假口碑营销。”

所谓“绑架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概念,是利用消费者的情感倾向,逐渐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套路。

在王维维看来,vipJr卖课时向家长承诺赠课,为了赠课,家长不得不按照机构的要求发朋友圈,替机构背书和宣传,营造出一种该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高的假象。同时,由于家长们朋友圈里大多数是与自家孩子相仿年龄的群体,培训机构可以花费极少的成本获得很好的营销效果,这是一种虚假口碑营销。

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现在vipJr机构让家长写学习心得,必须夸机构好的做法是打擦边球行为,类似于网店花钱买用户好评,属于虚假营销,电子商务法不允许这种行为。

vipJr的分享赠课要求还包括“宝贝在vipJr学习的照片和会员专属推荐名片”。

新修订的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虽然在其他领域尤其是电商领域集赞、好评等方式很常见,但王维维指出,教育机构是给孩子提供服务的,以优惠活动吸引家长借自己孩子的名义为机构做广告,让报课的孩子从学习课程的“参与者”变为课程的“推销员”,以受益者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广告法。

对于教育培训领域存在的不实“口碑营销”等行业乱象,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要转变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把精力真正放到改善教育品质上。既要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又要加强师资能力建设。

来源:未来网 作者:李盈盈 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精彩推荐

◆专家解读来了!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19教育发展大势

◆俞敏洪建言培训机构整治:增教师证考试机会,整顿讲方法

◆理优教育“停课”,家长哭诉:课还没上,两年的工资没了

◆尚德、新东方等被“拉黑”?多地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不分享朋友圈不给赠课,“惹怒”家长的vipJr被指碰了红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