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苻坚命令士兵后撤时,朱序又站出来乱叫道:“秦军被击败了。除了朱序外,他手底下的大将均是曾经的敌人,如:慕容垂、姚苌等,一味地礼贤下士,换来的却是狼子野心,最终,苻坚不但在朱序手中吃了败仗,连前秦王朝也被慕容垂等人颠覆。

历史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大河,然而,决定河流走向的却是河中的一小块砂石。一两个小人物改写历史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古代,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淝水之战中,前秦本来有着十倍于敌军的兵力,却因为一个人的缘故陷入被动,直至溃败。

这个改写战局的小人物正是朱序。

一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的格局:80万人军队竟然败给了8万人军队

朱家世代蒙受东晋恩泽,他父亲曾出任益州刺史,朱序年纪轻轻便效忠东晋朝廷,担任襄阳守将。公元379年,前秦进攻襄阳,由于,前秦军兵多将广,朱序独木难支,襄阳沦陷。逃出战场的朱序四处逃窜,躲藏在朋友家中,后因朋友被苻坚怀疑被捕,朱序不忍心牵连无辜,便主动向前秦自首。苻坚觉得朱序是个仗义之人,向其抛出了橄榄枝,授予朱序高官厚禄。

朱序归降四年后,苻坚开始南下进攻东晋,为了减少损失,苻坚特派朱序作为劝降大使,来到东晋营地劝降。当朱序抵达东晋大营后,表面上替前秦鼓吹了一番,宣扬了一下前秦的军威,并且,劝说东晋将士归顺前秦。然而,朱序在四下无人时,却秘密拜访了东晋指挥官谢石,将前秦的战略部署全部泄露给谢石。

并且,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今抵达江畔的只是前秦的先锋军,东晋若想取胜,必须在前秦主力部队抵达前打败苻坚。虽说,东晋仅有几万人马,可苻坚此番前来只带了八千轻骑,若迅速出击定能一举拿下。谢石则表示:“倘若能挫败前秦的先锋军,起码能打压前秦军的士气,其后的战役中若能乘胜追击,打赢前秦也未可知。”

一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的格局:80万人军队竟然败给了8万人军队

谢石及时采纳了朱序的建议,命令手下刘牢之率领一队五千人的敢死队随时准备渡河作战。此时谢石的侄子谢玄也给苻融写了封信:你们前秦的军队敢不敢后撤一些?让我们东晋将士登陆作战?此时苻坚正谋划着趁着东晋士兵渡河时从中阻击,一听对方主动提出渡河,欣然应允。

在苻坚命令士兵后撤时,朱序又站出来乱叫道:“秦军被击败了!快跑啊!”带着亲兵转身倒戈杀向秦军,让所有不明觉历的前秦士兵以为己方已败,四下乱窜,自乱阵脚。士兵们仓皇逃命,苻坚的弟弟苻融也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下。

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一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的格局:80万人军队竟然败给了8万人军队

我们纵观整场战役,除了朱序这颗关键的棋子外,苻坚的错误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苻坚是个心胸宽广,仁慈敞亮的君主,对待归降的敌将仍保持礼遇,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却有这样一句话:“慈不掌兵”,苻坚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用人不疑的“慈”。除了朱序外,他手底下的大将均是曾经的敌人,如:慕容垂、姚苌等,一味地礼贤下士,换来的却是狼子野心,最终,苻坚不但在朱序手中吃了败仗,连前秦王朝也被慕容垂等人颠覆。

其次,苻坚是个中规中矩的统治者,却并非出色的指挥官。史籍记载,前秦军号称百万兵力,这个数字虽然存在一定水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今天的分析。这百万大军全都出身于前秦吗?非也,这些士兵来自天南海北,有荆襄人、西蜀人、羌人以及部分胡人,由于,种族的不同,士兵之间缺乏凝聚力。

一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的格局:80万人军队竟然败给了8万人军队

更可怕的是,前秦军中并无统一的官方用语,通常一个军令在下达的过程中要翻译成多种语言,非常繁琐。在部队后撤之际,朱序造谣生事,苻坚虽有心稳定军心,但是,碍于语言不通难于调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部队溃败。《晋书》中对这场战争的记载如下:“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前秦军最大的死伤竟不是东晋造成的,而是死在自己的恐惧中。在苻坚下令撤退后,无数士兵因踩踏事故导致落水,前秦士兵的尸体竟连淝水都阻断了。而残余的士兵们彻夜奔逃,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只要听到一丁点响动,便觉得有敌军杀至。士兵们露宿在荒郊野外,在饥寒交迫下十不存一。

反观运筹帷幄的谢安,据说这场战争打响时,他正在家里与客人对弈,当前线战报传到家中时,谢安竟丝毫不以为意。看来,朱序这枚棋子的作用早就在其预料之中,谢家在这场战役中流芳百世已成定局。

一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的格局:80万人军队竟然败给了8万人军队

这场战役,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迅速衰败灭亡了。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参考资料:

【《晋书·朱序传》、《淝水之战》、《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