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夜磨牙治疗。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是知道目前产生夜磨牙的病因机制,为多因素协同导致的结果,包括:。

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被尿憋醒的我,睡眼惺忪地奔向厕所。

突然听见一串嘿嘿的轻笑声,接着是一阵咬牙切齿的怪响,一口凉气瞬间由丹田逆袭至我的脑门。

狂念了N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借着微弱的手机光线,我那颤抖的双手终于摸到了寝室灯的开关。……第二天,我终于有了借口把室友打一顿。

至今想起,小编仍然清晰的记得那种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人活剥生吞了的感觉?!我就只想好好睡个觉,为什么这么难?求放过啊!!!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夜磨牙?这跟传说中的蛔虫有关系吗?夜磨牙磨得厉害又该怎么办呢?这病能预防吗?……

废话少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磨牙症」!

一、磨牙症不仅仅是半夜磨牙

磨牙症不算少见,正常人群的发生率在8-31%之间,且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别也不小。

磨牙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沉睡时,一种发生在清醒时。不过,清醒时可能就不是“咯噔咯噔”磨牙,而是不自觉地紧咬牙齿。

夜磨牙和紧咬牙看上去不一样,实质上是相似的,且造成的危害也相似。

二、夜磨牙的原因

关于磨牙的原因,民间流传着各种说法吗,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肚子里有蛔虫。

因此,当产生夜磨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肚子里有蛔虫,需要赶紧吃打虫药。殊不知,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现代卫生条件良好,消化道寄生虫已经很少出现,科学家也没有发现蛔虫和磨牙之间的因果关系。

甚至,关于一些所谓的偏方、土方,归根结底都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要知道,现代医院都不能完全解释磨牙症的发生原因,教科书上笼统的解释为:磨牙症病因不明,可能和生理、精神、遗传有关。

哈哈哈,是不是感觉说了这么多等于啥都没说?!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是知道目前产生夜磨牙的病因机制,为多因素协同导致的结果,包括:

1、外周因素:牙齿的解剖形态以及咬合关系紊乱。

2、中枢神经因素:由于咀嚼肌受到了睡眠节律的影响所生成的不规则动作。

3、精神心理因素:夜磨牙症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伴随关系,可能是机体应对压力应激引起的负面情绪而采取的一种缓解机制。

4、疾病因素:此外夜磨牙症的产生与一些神经系统性疾病有关,如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等。

5、药物因素:某些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如第二代抗抑郁药、安非拉酮等也可导致夜磨牙症。

三、夜磨牙的危害

你以为夜磨牙仅仅只是发出不和谐的“音符”骚扰同寝的小伙伴吗?哈哈!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

在我们安静、不吃东西的情况下,上下牙齿并不是咬合状态,而是轻轻分开的,这是对牙齿的休息和保护。

试想一下,如果牙齿在应该休息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咀嚼工作,将导致两个后果:增加牙齿磨损,使牙冠变短,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增加咀嚼肌肉的疲劳,长此以往导致咬肌和颞肌肥大,面部线条刚硬男性化,加速人脸老化。啊啊啊啊......爱美的小仙女表示强烈的不愿意!!!

而且,更严重的磨牙症会导致双侧颞下牙合关节紊乱症状,表现为关节弹性、杂音,关节压痛。甚至出现关节盘穿孔。

四、夜磨牙治疗

1、咬合板治疗

目前,这是夜磨牙首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占比约52.37%。由临床医生针对患者自身牙列特征定制的磨牙垫,多晚上睡觉佩戴。

2、药物治疗

相关研究表示,肉毒杆菌毒素、左旋多巴、心得安等对夜磨牙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由于此类药物用于小样本的夜磨牙症治疗实验,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该法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3、生物反馈法治疗

生物反馈法治疗是指运用听觉、味觉、电流、振动等不适刺激,通过生物反馈机制阻断磨牙活动。在现阶段由于各种生物反馈装置多样性,其有效性尚不能定量说明,只能定性描述。目前,国内临床应用鲜有报道,尚无成熟的商品化仪器问世。

4、心理行为治疗法

夜磨牙症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伴随关系,可能是机体应对压力应激引起的负面情绪而采取的一种缓解机制。因此,时刻保持心情愉悦,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轻微磨牙症不需要治疗,尤其是那种牙齿没有明显磨损,也不觉得咀嚼时关节疼痛或头痛的。这种情况下,只要一起睡觉的伴侣没有意见,就可以先观察着。但是如果已经损害了健康,就应该去找专业的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