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川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他战功卓越,官位显赫,被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这样一位文可治国、武可安邦的奇才,前半生却被人们叫了整整二十多年的“笨蛋”。

叫他笨蛋,似乎也没冤枉他,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天资平庸,生性愚钝,学什么东西都比别人慢。

记得有一个著名的段子讲:曾国藩家有一天进了小偷,他当时正在读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小偷忍受不了他的愚钝,从房梁上跳下来,倒背如流他正在读的那首诗,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段子真实性不可考究,但曾国藩确实天资不高,或者说是相当笨。他14岁参加县试,考了7次考到23岁才中秀才!中国古代科举,最低等级就是秀才,大约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本科。如果如今谁高考复读了6次,第7次才考上了大学,大家是不是要怀疑他的智商太低?

自视甚高的左宗棠就曾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

可后来,曾国藩却凭借一己之力,使将要灭亡的清王朝又往后延续了五十多年,成就了一段传奇。被评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

曾国藩这么笨的一个人,后来怎么就强势崛起了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曾国藩性格上的一大优点,就是贵有自知之明。“余性鲁钝”,他承认自己太过愚钝,所以以勤补拙,勤于学习,在当时鲜有人及。

论聪明才智,同时代大人物里面,最笨的应该就是曾国藩了。但他通过勤奋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成就却远超左宗棠等人,成为了一代大儒。

曾国藩的成功,也可以说是读书学习的成功。曾国藩的学习之道,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劝学篇

曾国藩在劝学篇里,给他的兄弟的信中写道:看、读、写、作,四者每天缺一不可。我见家里后辈,体质虚弱,读书不大长进,曾经以治学等四件事勉励儿辈。一是看新书要求快,不多读就会愚钝浅陋;一是温旧书要求熟读,不背诵就容易忘;一是习字要有恒心,不会写便好比人身上没穿衣服,山上没有树木;一是作文要苦思,不会写文章,好比哑巴不能说话,马不能行走。四者缺一不可。

看、读、写、作,四者之间关系。

看-求速

“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在读新书的时候,要快,如果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往往不能掌握整本书的结构、情节,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掌握不了文章的重点。鲁迅小说《风波》里的赵七爷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演义》,这也是鲁迅讽刺他学问低的原因。

我们总认为读书太快是“走马观花”,不能领悟书中含义,却不想不多读就不能开阔视野。如果把时间都用到一本书上,那所学到的知识就只有那一本书上的内容,就会浅陋无知。所以读第一遍,快速阅读是有必要的,先了解书中大致内容后,才能够做细致的阅读。这是曾国藩总结的经验,每日总有一些书用来浅读,帮助自己扩充眼界。好书那么多,不快速阅读时间就不够用,时间不够用就不能打开眼界。

读-求熟

曾国藩说:“先需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在第一遍求速的基础上,第二遍求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多数人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读完后,需要去温习,“温旧书要求熟,不背诵就易忘”,背诵绝对是一个好方法。古人大多崇尚背诵,像司马迁、苏轼、柳宗元等等都是从小就熟读经史成诵,所以我们也应尽量去背诵一些好词佳句,或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

背诵不是让硬背强背,而是尽量熟读成诵,用好的技巧或方法加深记忆。只有把别人的文章理解透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加以提炼、整合、改造、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像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的诗文,如果不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慨。

写-有恒

“习字要有恒,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无衣,山上无树”,曾国藩说的是习字,实际上也是在说读书及学习,如果没有恒心,半途而废,和没有做是一样的,还白白浪费了时间。曾国藩曾说过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恒”这个字是曾国藩家书中经常提到的。“恒”是无论环境如何、心情如何,都要坚持读书学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切志向都是空谈。

而“恒”也要从小事上进行积累,从读新书开始,熟读后,再读新书,再次熟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持之以恒地坚持,度过疲劳期,就能功到自然成。

作-苦思

“作文要苦思,不会写文章,好比哑巴不能说话,马不能行走。”写文章要冥思苦想,仔细钻研其中的道理,斟酌字句。文章写不好,那很大程度上就是读书没有读好,需要加倍努力了!

“苦思”延伸到今日的说话、做事上,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要三思而后行,才会悦人悦己,处处如意。此处“悦人”“悦己”是在道德修养的前提下,无论是作文,还是做人,都要有“德”。曾国藩在家书中尤其注重“进德”,他认为如果没有道德修养,即便读了再多的书,有再好的学问,也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还主张看书要做笔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要学会动手,边看边记,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做笔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也可以记录自己的疑问,对于后面的学习会很有帮助。胡适先生就曾对曾国藩这种读书做笔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曾国藩的学习方法,来川老师也讲到过,而且总结的更全面,更科学实用。来川老师从班里的普通学生到班级前三名,最后保送西安交大,就是学习方法和真正的努力结合之后的体现。他不是最聪明的学生,却是“最会学习”的学生。来川老师希望更多孩子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快速提升学习成绩。

来川老师常说:学习成绩=智力×努力×学习方法

智力,大多数人都差不多,没有谁可以过目不忘,所以,它不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努力和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学习方法的努力效率极低,没有努力支撑的学习方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当好的学习方法和努力完美结合,才能在学习这条道路上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方法或小技巧,但真正实用,能提高分数的学习方法,它一定是通用的。

来川老师46节学习方法/来川方法 ¥228 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