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作家那多回归了。与读者们一别就是六年。

从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那多先后写作了三国事件簿系列、那多灵异手记系列等30余部悬疑推理小说,在多种题材和风格间跳跃自如,被誉为大陆的“卫斯理”。之后这位累积销量过百万册的悬疑作家,一头扎进商海做得风生水起。

图说:那多在上海书展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在沉寂的这六年里,那多依然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迄今为止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这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新长篇,以严密的逻辑,娴熟的叙事技巧,构造了一个迷宫般的悬疑世界,或双线并举或单线推进,惊心动魄地讲述了一段横跨十九年间,关于13位优秀医学院大学生在成长中迷途与救赎的故事。

今年书展期间,小说家那多与百万畅销书《皮囊》作者蔡崇达、青年评论家李伟长,就小说在悬疑推理上的突破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关闭餐馆以专心写作的种种故事也是读者非常关心的事。

亲人离世,生活阅历夯实写作基础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的故事从2011年开始搭建,当时那多刚出版了体验式悬疑小说《一路去死》,开始关注那些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案件,每一个案件都像一朵狂野的火焰在其心底驻扎,这个故事由此而生。

图说:那多 官方图

但不久之后,他不得不停下来。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表面讲述的是十九年间发生的五桩因果相连的谋杀案件,实际上这些案件只是作者观察社会、刻画人性的一个切入点,这里面所展现的愤恨、茫然、不甘,还有情窦初开的深情,都远超他之前的创作,他感到力不从心,决定暂停写作。

同年,那多的生活发生巨变。他的父亲、“新概念作文之父”赵长天被诊断出恶疾,不久后去世。为了帮助自己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来,那多为太太开设了连锁餐厅,一夜爆红,成为网红餐厅的鼻祖。完全陌生的领域和各式各样的客人让那多从不同的角度再次切入社会、了解人生,小说也得以以此为根基继续生长。

2017年,小说在酝酿构思六年之后终于完成。那多在创作谈中写道:“整部小说的写作时间是我此前任何一部小说的十倍以上,在这六年间,我转身去展开了另一段人生,不如此,我写不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

探寻静水深流下的人性幽微

此部小说可谓那多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在这部小说里他实现悬疑推理小说本格派与社会派的完美结合,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切断式三部曲的叙述,对新旧世纪之交一代年青人在成长中的迷途与挣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中的几个人物,始终处于绝境中。在人物激烈、尖锐、残酷的种种心理碰撞中,人性展露无疑,与此同时,社会的横断面也被完整切开。看完故事之后,每一位读者难免会扪心自问,“所谓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所谓的真情又是什么呢?”

一位深爱妻子却牺牲孩子前途的父亲,一位为了读书不择手段的优等生,一位为了凌驾同学之上而把大家拖入困局的“好同学”,一位因为怯懦而放弃对好友施救的弱女子......书中每一个人,似乎都有我们身上的影子,在时代急速发展的当下,渴望以自身的努力来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旦突破底线,恶,犹如挣开缰绳的烈马,一路狂奔。

图说:《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官方图

得益于多年的悬疑写作经验,那多玩起叙事花样驾轻就熟,总能在合适的时机撩拨读者的神经,让整个阅读过程高潮迭起,欲罢不能。全书分为三部,随着叙事视角的转变,读者在不同的空间,在过去于现在之间来回穿梭。故事一直在发展,犯罪也一直在进行,真相被一层一层慢慢揭开,却永远有另一部分真相隐藏在读者以为的真相背后。

《白夜追凶》的导演五百看过小说后评价道:“这是一本很纯粹的现实主义小说,活着就是在泥潭里,每个人物都在其中苦苦挣扎着,明明是为了接近极致光明的部分,最终却被黑暗完全吞噬。这其中的理由说不上是‘恶意’,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更有尊严地呼吸,这是让人五脏六腑都难受的根本原因,人性在这里无所遁形。”小说在悬疑叙事上的突破和对现实题材的关注,早在其发表在《收获》上时,就为国内数家影视公司所关注。今年5月,小说还未上市,国内某一线影视公司就购买了此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据悉,制作方相信这会是继《白夜追凶》之后的又一部悬疑题材爆款。(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