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增持,后脚减持。奥飞娱乐近期上演“一增一减”的戏码,着实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7月17日晚间,奥飞娱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蔡东青之母李丽卿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出售公司股份2700万股,套现约2.08亿元。而这距离公司上次发布核心高管增持计划还不到一个月。

  减持套现对奥飞娱乐来说并不新鲜,公司高层此前还不断通过减持反哺,为公司“输血”。早在2016年2月,蔡东青及一致行动人蔡晓东、李丽卿减持6000万股套现16.32亿,无偿借款给公司维系资金链。

  在被问及本次李丽卿减持股份的目的和用途是否用于公司经营时,奥飞娱乐证券代表处对执惠表示,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然而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奥飞近年来资金受困的现实。

  在转型的道路上,奥飞娱乐采取外延式并购方式高举高打,但急速扩张却埋下隐患,公司业绩大溃败、负债高企、股价暴跌等问题逐一呈现。尽管深陷资金链困局,奥飞娱乐仍在“加注”主题乐园领域,其“东方迪士尼”的愿景能否实现?

  1、从盈利3.4亿到亏损1.6亿,奥飞转型阵痛

  奥飞娱乐最早以制造玩具为主业,经过从奥迪玩具到奥飞动漫,再到现在的奥飞娱乐,不断更名后该公司逐步确立起泛娱乐全产业开发的路线,试图打造一个类似于迪士尼的以动漫为核心的商业帝国。

  执惠了解到,奥飞娱乐转型的主要路径,除了自制《战斗王EX》、《巴啦啦小魔仙》和《闪电冲线》等一批动漫作品,就是投资和并购。初期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案例,是2013年以5.4亿收购“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及其独家运营权。自此之后,类似的投资并购愈演愈烈。到了2016年,奥飞娱乐投资并购进入高峰,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玩具、VR等行业全面开花,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多达67家,比2015年增加了25家。

  然而,激进的扩张却埋下隐患。

  4月27日,奥飞娱乐公布2017年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奥飞娱乐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8.39%;净利润9012万元,同比下滑81.92%,是自2009年上市以来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最大的下滑幅度。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奥飞娱乐2017年亏损1.6亿元,同比2016年的盈利3.39亿减少147.2%,扣非后净利润系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奥飞娱乐扣非净利润走势(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尽管转型之路已走数年,但玩具销售业务仍是奥飞娱乐目前营收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间,奥飞娱乐玩具销售收入分别为15.79亿元、16.16亿元、19.32亿元和19.5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5%、62.41%、57.5%以及53.67%。

  奥飞娱乐营收构成

  前几年通过收购而来的影视、游戏成为奥飞娱乐2017年业绩大溃败的两大掣肘业务。奥飞娱乐亦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业绩发生较大变动主要因第四季度上线的潮流玩具业务未达预期、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及对应该业务子公司商誉减值等所致。

  2017年,奥飞娱乐出品的电影作品有3部在中国内地上映,《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十万个冷笑话2》和《刺客信条》,其中,《刺客信条》作为好莱坞大片被寄予厚望,但这3部影片在内地分别实现约1.26亿元、1.34亿元和1.61亿元票房,累计实现票房约4.20亿元,整体表现并不十分突出。

  而在游戏业务方面,奥飞娱乐早在2013年便提出进军游戏行业,2014年和2015年,奥飞娱乐收购的游戏公司包括叶游信息60%股权、方寸科技100%股权、爱乐游100%股权、三乐公司40%股权等,涵盖了手游、端游、休闲类等多类型游戏研发以及游戏发行业务。

  不过,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奥飞娱乐在部分游戏的投资上也“栽了跟头”。2017年,全资子公司上海奥飞游戏亏损2702万元,叶游和卓游两家收购而来的游戏公司分别亏损1926万元和837万元。

  大范围的扩张亦是对资金需求量的上升,为解决资金链问题,奥飞娱乐一度靠减持套现缓解资金困局。

  2、负债飙升,大股东一度减持套现反哺

  在大举扩张的同时,奥飞娱乐在资金链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公司负债一路飙升。

  执惠查询该公司财报数据显示,自2009年上市到2012年,奥飞娱乐的资产负债率均维持在18%以下的水平,但201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2年的17.92%一度飙升至44.62%,此后一直维持在35%以上。2016年、2017年,奥飞娱乐资产负债率已达41.55%、41.29%。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负债总额已高达34.53亿元。

  奥飞娱乐近年来负债走势一览(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奥飞娱乐近年来资产负债率走势一览(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在融资方式上,奥飞娱乐不仅发行股票和短期融资券,公司高层还不断通过减持或质押股票来为公司“输血”。较大规模的一次减持套现是在2016年2月,蔡东青及其一致行动人蔡晓东(蔡东青弟弟)、李丽卿(蔡东青母亲),在三天内累计减持60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74%,并将16.32亿元套现资金借给公司,且无利息、无还款期限。

  7月17日,奥飞娱乐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李丽卿于当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出售公司股份2700万股,占总股本的1.99%。以公告的减持均价7.7元/股计算,本次减持后李丽卿共套现2.08亿元。此前6月22日奥飞娱乐公告称,公司高管及核心管理人员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直接、间接持有资管计划或者以个人名义直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增持不低于4000万元股份。

  “前脚增持,后脚减持”的戏码也一度让投资者摸不清头脑。虽然本次公告中并未说明李丽卿减持的目的和用途,公司证券代表处也对执惠三缄其口,但从过往减持目的来看,本次减持也不排除与扶持奥飞娱乐经营相关。蔡晓东此前亦坦言称,公司战略布局需要很多资金,“通过减持借给公司,以支持战略落地”。

  除减持外,奥飞娱乐还披露了蔡东青补充质押的公告。公告显示,蔡东青7月11日累计补充质押42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0.73%。截至7月16日,蔡东青共计持有上市公司5.8亿股,占总股本的42.72%,累计质押3.72亿股,质押股份比例占其持股总数的64.14%,占公司总股本的27.40%。此外,蔡东青一致行动人蔡晓东共计质押1.04亿股,占其持股总数的72.15%,占公司总股本的7.69%。

  蔡东青今年以来质押情况一览

  今年6月以来,蔡东青已四次补充质押所持股份,质押比例从51.03%上升至64.14%,而蔡晓东也两次补充质押,质押比例也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补充质押或与公司股价大跌相关。今年以来,奥飞娱乐股价一路下滑,从年初的14元/股跌至6月份的8元/股,创出近年新低。

  奥飞娱乐近年来股价走势一览

  频繁的资本运作,反映出奥飞娱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而背后支撑其前行的,是打造“东方迪士尼”的强大愿景。

  3、打造“东方迪士尼”,奥飞的梦想与现实

  迪士尼一直是奥飞娱乐对标的对象,且奥飞娱乐此前也对外表示,公司一直以迪士尼为目标,通过“内生+并购”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初步构建集影视创作、玩具、婴童、游戏、媒体等于一体的泛娱乐生态。

  不过在经历转型阵痛后,奥飞娱乐选择回归主业,并加码主题公园领域。去年12月,奥飞娱乐对外表示,公司未来将大幅减少非自有IP的电影投资,主要围绕与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相关的IP作品孵化。而在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奥飞娱乐再度表示,“未来将注重打造爆款IP,开拓主题乐园。”

  执惠了解到,早在去年11月,奥飞娱乐旗下首家室内儿童乐园在广州开业,当时对外宣称3年内开出50家儿童室内乐园。今年5月,奥飞娱乐公告称将与奥睿控股共同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奥飞主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奥飞娱乐称,设立奥飞主题是为了尝试布局室外主题乐园业态,以轻资产模式切入实景娱乐业务,实现公司资源的多次利用。

  在IP方面,尽管在K12(幼儿园到12年级)领域,奥飞娱乐已形成自己的动漫IP矩阵,拥有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贝肯熊”、“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等IP,但其并未放松对国际头部动画IP引入。

  今年2月,奥飞娱乐引入了“海绵宝宝”,公司与儿童媒体尼克国际儿童频道达成战略合作,就对方旗下经典IP“海绵宝宝”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产业合作。3月份,奥飞娱乐与“小猪佩奇”幕后公司达成IP合作,并计划发布全新主题玩具系列,包括玩具组合、角色塑像和角色扮演玩具等,于2018年第四季度全面推向市场。

  奥飞试图以IP为驱动力,延伸出内容与衍生品,以拓宽盈利模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但想要将IP效应最大化并不容易,好的内容、有效的传播以及情景式娱乐体验均缺一不可。如何将内容创新生产并可持续运营,如何实现产业链条的深化变现,是摆在奥飞面前的一道难题。

  迪士尼内容产品持续更新的主要意义就是延长生命周期,不仅每年持续更新设备,更重要的是园区内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活动,不断输入新的IP内容,使得园区可以不断增加新的元素。

  奥飞娱乐的优势在于手中握有大量IP,但相较于在主题公园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迪士尼,奥飞的相关经验仍较少,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仍然有限,且现阶段国内动漫行业的产业链尚未成熟,缺乏优秀人才,内容稀缺,再加上主题公园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趋势,想要突围并不容易,想要快速实现迪士尼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转型受挫尚未恢复元气,业务拓展仍受制于资金困局。也许对于奥飞娱乐来说,眼下更应该注重的是放缓扩张脚步,勤练内功、打磨精品。而对于“东方迪士尼”的强大愿景能否实现,奥飞娱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