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为不断加强地方党史人物的宣传,传承安州红色历史文化基因,绵阳市安州区委组织部、安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安州区地方志办公室)于2018年联合启动了中国共产党绵阳市安州区地方党史人物口袋书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2018年8月,刊印出版了口袋书系列丛书第一册《安州区第一个共产党员——沙汀》。

沙汀,原名杨朝熙,1904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原安县)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17岁进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受“五四”新文化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927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安州区第一个共产党员,同时受组织派遣,回到安县组建中共安县特支,领导安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9年因身份暴露,离开安县,前往上海。1932年加入“左联”,成为“左翼文学新人”之一。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到四川。1938年秋,与何其芳、卞之琳共赴延安,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又随贺龙转赴西北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写下了著名的《随军散记》。1940年回重庆,用他犀利的笔触写下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对国统区大小官僚的勾心斗角进行辛辣的讽刺,1941年皖南事变后,蛰居安县雎水,写出《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以表现人民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为主题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沙汀先后担任西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主席。1978年调北京任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暮年回到四川,1992年12月14日病逝。

1987年,沙汀(右)和巴金在成都

《安州区第一个共产党员——沙汀》口袋书以“人物生平”“年少时光”“外出求学”“投身革命”“文学觉醒”“回乡服丧”“文化救亡”“蛰居十年”“情系桑梓”“魂归故里”10个板块2万余字,对沙汀革命斗争的一生作了系统的介绍;该书第一次共计编制了10000本。

为编纂这集丛书,安州区史志办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现代革命史时,史志办的同志曾亲赴北京,采访沙老。2018年丛书清样印出来以后,史志办又向沙汀的女儿杨刚虹征求意见。杨刚虹表示非常感谢安州父老,感谢安州区委、区政府,并寄来沙老彩照一张,同意将此照作为丛书的封面付梓印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