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融媒体中心《再访征程路·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启动啦。

采访分为嘉兴寻梦、广西追梦、延安逐梦、太原造梦、北京圆梦五个篇章寻找可亲可敬可爱的崇州人,追寻为了民族解放与复兴的前辈足迹,去往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讲述崇州儿女牺牲、奉献的事迹,并寻找70年后新一代崇州人的奋斗故事,让追寻梦想的身影跨越时空重叠。

首批融媒体中心记者已经奔赴浙江展开重访征程路的采访啦!一起来看记者在嘉兴发回的报道:

再访征程路

奋进新时代

嘉兴寻梦篇

98年前的那个寻常夏日,

一湖烟雨,一艘画舫,

13名党代表参加的中共一大

伴着嘉兴南湖的桨影波声举行。

波澜不兴之间,却肇端了一场

风雷万钧的历史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

从嘉兴南湖起航,

点燃了全国的星星之火,

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98年后,五月的浙江嘉兴南湖,风光旖旎。

在湖心岛上的烟雨楼前,一条飞檐斗角的画舫船停驻湖中,不时有游客拿起相机与“红船”合影···

1921年7月23日,上海望志路10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7个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聚集在狭小的石库门厅堂里,探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几天后,当法国巡捕的脚步踏进望志路106号时,会议被迫转移到了嘉兴南湖举行。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二楼展厅里,“一大”代表们乘坐的火车模型和嘉兴火车站站牌,情景再现98年前特定时代的印记,游客从“车站”拾级而上,耳畔仿佛回荡着当年火车开过时的“哐当、哐当”声响。

悠悠南湖上,“红船”里召开的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如果历史的镜头可以闪回,它一定会定格那年夏天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大”代表怎样围坐在长方形餐桌旁激扬文字碰撞出革命的火花;一群年轻人怀着怎样的期许踏上前往嘉兴南湖那艘小船的旅程;停泊于南湖柔光波心的红色画舫如何见证了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举起右拳,向着全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把时光推至28年后的1949年,那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南京、上海等地,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星星之火,已然燎原。1949年,在尚未解放的崇庆县安顺乡,3名共产党人面向党旗手握拳头,以慷慨激昂之情重温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在崇庆县第一个党支部正式建立,这就是历史上的川康边地下党安顺支部。

今年60岁的崇州市燎原乡安顺地下党史料馆负责人黄德望虽说没有亲历那段峥嵘岁月,但可以说是现今最接近那段历史的人。通过回忆父辈曾经的讲述,拜访革命事件亲历者,黄德望已完成十二万字的史料整理。

1949年9月,陈万堂、杨太德、董国福三名共产党人在黄德望的祖屋黄家大院重温入党誓词,这座四合院也就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1949年11月22日,在安顺地下党支部的指导下,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崇大新支队成立,由崇庆、大邑、新津、邛崃、彭山交界地区的地下农民武装组编而成,共有1900多名指战员,队部设在安顺场。

崇大新支队各区队按照部署,独立或者配合解放军,展开对国民党军队的阻击战斗,原崇庆县最终于1949年底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七十年前的成都平原风雨如磐,一星火光点亮了新中国成立前夜的崇州,安顺地下党支部在策动地方军事力量的转变中,在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中,在迎接大西南的解放中,那些年轻的身影风里来、雨里去,传播革命精神,投身解放战斗,将革命的火种在川西土地上点燃,最终熊熊燃烧成燎原之势。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从嘉兴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98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文/韦啸 图/李娇 曹萌芩

视频/韩锐 黄盼 李丽 刘敏

编辑/李娇

关注我们

主编:夏海英

执行主编:李远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