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旧上海青帮三大亨之首,黄金荣的发迹之路是从法租界巡捕开始的。由黑到白,再由白转黑,黑白两道通吃,这就是黄金荣的成功秘诀。

黄金荣早年混迹于上海街头,与市井混混来往甚密,乃至于成为其中一员。当年上海的混混分小瘪三与小青头两种,小瘪三“主营”偷摸拐骗,小青头“主营”打架斗狠,黄金荣属于小青头,是一个敢拼命的主。

旧上海是一个租界林立,十里洋场的地方。法租界一直有聘请华人巡捕的传统,但过去聘请的华人巡捕都太过“正人君子”,摸不清黑道的套路。所以1892年法租界再招聘华人巡捕时就另辟蹊径,大胆尝试创新,引进了一批地痞流氓,黄金荣就是其中之一。

黄金荣过去在黑道确实也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再加上他情商很高,所以在法租界混得风生水起。但黄金荣在法租界的发迹绝非偶然,而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

初出茅庐之时,黄金荣经常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型案件,以彰显自己的能耐。比如,他曾安排了一大帮混混在“沈记绣鞋店”闹事,而当黄金荣出巡到此,只听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黄捕爷来了!”然后店内闹事的混混们便应声抱头鼠窜。而黄金荣则一个箭步上前,抓住一个小流氓训斥道:“以后再敢来闹事,小心砸断你的腿!”小流氓吓得直打哆嗦,连连点头。之后,果然没有再来捣乱。

又如,当时有一个宁波商人在十六铺开了一家“兴记咸货店”,生意极好,收入颇丰。但没想到因此招致地痞流氓屡次前来勒索钱财。开始的时候,店主阿兴还笑脸相迎,希望息事宁人。但小流氓们却胃口越来越大,让阿兴苦不堪言。此时,有人就向阿兴提议:“此事不难,只要黄捕爷肯出手相助,定能平安无事。”阿兴听言,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黄金荣,并给黄金荣送去了一笔厚礼。结果显而易见,黄金荣很快就把事情摆平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频频发生,黄金荣也就日渐崛起,法租界内的商户们也都把他当成保护神,愿意出钱保平安,送礼巴结者无数。黄金荣的触角也由此延伸到各行各业。

当然,要想在法租界立足,光靠这些小把戏是远远不够的,黄金荣还是很有几分真本事的。让他真正成名的是著名的“法国姚主教绑架案”。

法国天主教里的姚主教是法国总领事以及巡捕房总监的好友,有操纵上海法租界的实力。一次,姚主教乘火车去天津办教堂,途中竟然被军阀张宗昌的部下给绑架了,当时,这件事不仅轰动了法租界,连法国本土也抗议声一片。巡捕房为了迅速解决这一国际争端,登出告示高价悬赏:凡通报姚主教下落属实者,奖三千元;如能救出,则重赏一万元。

当时,吴佩孚手下有一个叫韩荣浦的副官来上海办事,身上所带钱款不慎被偷。于是韩荣浦就来巡捕房找老乡黄金荣帮忙破案。黄金荣很有头脑,也很讲义气,他说:“韩兄,我知道你此来上海公务在身,没钱不行。这样,你丢了多少钱,现在需要多少钱,我给你。你办完事好按期回去交差。”韩荣浦受宠若惊,坚辞不受。黄金荣又说:“韩兄莫要推辞,黄某也是有事相求。你回到北方后,还烦请帮忙调查姚主教下落,事成之后,另有重金相谢。”韩荣浦对姚主教一事还真有所了解,于是他欣然应允,回到北方,并帮黄金荣打听清楚了姚主教的关押情况。

于是,黄金荣亲自带领这几十个便衣北上,只花了几千块钱就买通了看守狱卒,把姚主教平安送回了上海。黄金荣因破此大案而名声大噪,还被破格提升为法租界唯一的华人探长。

有了权力和人脉,黄金荣也就开启了发迹之路,广收门徒,帐下门生很快就达到两三千人之众,“贽敬礼”(拜师钱)无数,“天下第一帮主”的地位由此奠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