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大厅展柜陈列着徐锡麟烈士生平事迹和他的有关的手稿、实物等文物展品。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这是一处散发着酒香的江南水镇,这是一个朴厚古老的水乡泽国。小河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民居,河上的一座座小桥,如玉带凌飞过,人在岸上走,舟在水中行,扑面而来的是雨后那一种清新,令人胸臆常常鼓动起荡漾的春意——它就是东浦。

东浦,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镇,更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小镇。那个不拘泥于“四书”、“五经”,不愿受封建社会束缚的少年就出生于此。他,就是徐锡麟。也许,是东浦酒的刚烈,造就了他倔强刚毅的性格;也许,是酣醇的东浦酒,渗染了他爱民救国的少年之心。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清廷阻扰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当踏着青铺的石板,穿过一条宽仅一米多狭长的小巷,推开那漆黑的大门,徐锡麟故居便呈现在眼前。

进入黑漆的大门,由门斗两旁的耳房过廊檐便到达大厅。这里曾是烈士生前常与革命志士会谈的地方,曾放有画桌、八仙桌、太师椅等,布置得颇有气派。

大厅又名“一经堂”,堂名出自《神童诗》中的“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一经堂”匾额下,挂着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三烈士巨幅油画像。两边有孙中山挽徐锡麟烈士悼词楹联“丹心一点祭鱼肉,白骨三年死后香”。现在大厅展柜陈列着徐锡麟烈士生平事迹和他的有关的手稿、实物等文物展品。

座楼为五开间楼屋,分东三间西两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二间为堂前间,基本按照原貌布置。在木制的隐门上仍残留着用法金箔点洒的许多隐叶,上方挂有徐锡麟像,两旁对联写着“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

顺着隐蔽的楼梯,踏着吱呀响的台阶,上了楼,首先看到的就是徐锡麟少年时的卧室,那个酷爱天文的少年,就是在这里登上窗檐观察天象辰星。

藏书楼与桐映书屋位于大厅西侧,自成院落。早年曾是徐锡麟祖父桐轩公的书屋,在徐锡麟六岁时其父亲徐凤鸣先生把它辟为家塾,并亲自为子授课。书屋内的课桌、坐椅、笔墨纸砚是按照当时徐氏家塾的格局布设。

那苍老的长排窗栏和室内的书桌陈设,仿佛在诉说着徐家的陈年往事。这些陈列着的课桌椅,宛然在倾诉烈士少年时代读书时的孜孜不倦与奇闻趣事。

故居还在迎来络绎不绝的探访者,它依然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一位少年立志成长;这里,曾经走出一位英雄为国捐躯......

素材来源:绍兴市名人故居管理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看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