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黄梅)73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虽然战火已熄灭,但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却久久难以抚平。汨罗市沙溪乡划江村来龙湾96岁的黄爱莲老人是岳阳仅存不多的抗战女兵,目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当年战火中的战友找到亲人,让他魂归故里。

1939年,16岁的黄爱莲嫁到汨罗市沙溪乡划江村来龙湾,成为当地村民吴胜华的妻子。嫁来不久,侵华日军就打到了新墙河。夫家有三兄弟,当时要抽2个壮丁指标,她的丈夫排行老二,但因病卧床不起,而她因身材比较高大,也有力气不比男子汉差,于是和家人商量,在乡公所的安排下,便代替丈夫顶了壮丁。恰巧,当时国民党95师撤退到划江村,把陈家庄园东边征为战地医院,抢救新墙河前线伤员。因战地医院人手不够,于是她就被分配到这里,担任二等看护,负责照看伤员。

当时的看护长吴绍隆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周家岗人,经常到她家里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思念亲人,牵挂家中父母和弟弟。因负伤的抗战官兵很多,每天都要给他们护理,自身染病的风险也很大。1940年4月,吴绍隆照顾伤病被感染,染上了传染病,为了不传染给其他人,吴绍隆于4月27日上吊自杀。95师司令部得知这个事情,单独为吴绍隆在战地医院旁立了块碑,碑文上记载:“陆军九十五师司令部立 上等兵吴绍隆之墓”。

侵华日军第二次进攻时,野战医院和师部司令部转移撤退了,黄爱莲因有孕在身,没有跟着部队转移。撤退没多久,日军就打到来龙湾了。“因来不及撤离,我就和一些村民躲在阁楼上,不敢吭声,日军还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撤走,所幸的是没有发现我们。”黄爱莲老人回忆道。侥幸逃过一劫,黄爱莲老人现在六世同堂,其乐融融。

“这么多年了,这块碑一直没有动过,每年我娘老子就带着我们去坟上祭拜、扫墓,现在我娘就是希望能够帮他找到亲人。”黄爱莲的儿子吴光明说,按照年龄推算,吴绍隆的弟弟如果健在应该在90岁左右,现在即便找不到他的弟弟,也希望争取联系上吴家的后人,早日让这位抗日先烈魂归故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