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尚不明确却可以广泛应用,竟还是以注射到血液里的方式,那么得到一些人的高度认同和崇拜似乎也并不奇怪,就现代的“存在即合理”说而言。昨天有个患者向某自媒体爆料说:“有次注射了双黄连注射液后过敏引起休克,整个人都失去意识,同学打120带去医院抢救。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并不妨碍广泛应用创收?

撰文丨墨黑纸白

什么都整太明白了,就活的没意思了,这是我们这里流行的一种观点,托古则是:“难得糊涂。”但糊里糊涂的真的很好吗?

即便是在看病这个问题上,不少人也是持稀里糊涂的态度,并积极维护糊里糊涂的药物,漠视生命的贵重也是这么开始的。

譬如有些人对柴胡注射液在90年代和10年代两次标准中,都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却依然高度认同和崇拜。

尚不明确却可以广泛应用,竟还是以注射到血液里的方式,那么得到一些人的高度认同和崇拜似乎也并不奇怪,就现代的“存在即合理”说而言。

存在即合理这个说辞有多么的可怕?就是我们用正常的逻辑认为不该存在的事,但它的的确确存在着,以各种公关的方式,所以就被稀里糊涂的应用创收了。

至于不良反应?昨天有个患者向某自媒体爆料说:“有次注射了双黄连注射液后过敏引起休克,整个人都失去意识,同学打120带去医院抢救……”

经历过稀里糊涂被注射中成药的人,在后怕中才开始明白,以后输液坚决拒绝任何中成药注射液,这是用生命在被实验之后的明悟。

当然也有些明确的中成药注射剂,譬如清开灵注射剂,有关部门是这样形容该注射剂的:“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休克性培训。”

同时还形容说:“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救治病患。”有评论者表示:“一个治感冒的药,硬生生给治成急诊了?”

相关信息也提到,2015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该注射液报告数据排名第一,死亡病例中27%为14岁以下儿童。

该药年销量过亿,以至于有关部门在2009年也只是发文警惕清开灵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

直到2018年有关部门才要求清开灵注射剂修改说明书,在用药禁忌项中明确规定新生儿、婴幼儿、孕妇、过敏体质人群禁用。

但即便如此,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药品禁忌尚不明确的该注射剂依然还在合理存在着,似乎也不需要什么解释。

想起周某人曾经谈到给父亲看病要原配蟋蟀一对,不过周某人现在也已经退居N线之外了,而原配蟋蟀的问题本来也不是什么特别被人们关注的问题。

所以年收入上亿的规模,即便有些尚不明确也就尚不明确了,不能因为尚不明确就耽误了应用和创收,这总是有违经济进步的……

有网友也表示:“你现在去医院门诊看病 , 医生开药的时候总是开了真正治病的消炎药或者抗生素之后, 还要给你加一盒辅助用的中成药。”

并进一步表示说:“那盒中成药我一般都是直接扔掉不吃他 , 估计是医生在这个药上面提成高吧 ?”

面对这位网友的问题,另一位网友回复说:“不要怀疑,就是的,因为西药取消了药品加成,而中医依然可以加成,利润很高。 ”

纸白君在前些年就医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抗生素、止疼药很便宜,但配了几个中成药瞬间花费就上升到了几百块,只是那时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前段时间回家,得知朋友的母亲每天早上都会去收老太太的尿,纸白君见了朋友母亲后问:“这玩意收了干什么用啊?”

朋友母亲说:“某公司收了用来治不孕不育。”纸白君听后也是惊讶的不行,老太太的尿和治不孕不育有着什么样的科学联系?怕是纸白君被限制了想象力。

不过从朋友母亲仅仅只是收完等着某公司拉走,一个月好的情况下能收入三五千来看,这玩意被治成药后销量应是很惊人的……

没有严谨的临床试验、在病理方面几乎清一色的未明确,其实这些都是明规则,但制造的、销售的都装糊涂,只有使用的有些是真不知道。

难怪有人说:“中医都被某些无耻者玩坏了。”2017年被判死刑的相关部门掌门人,所受贿的名单里,某中成药制造大户名列其中,但却未受影响?

所以人家只是被坑了650万美元而已,这都是小钱。某医生提醒说:“中药注射液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很少见了,主要是三四线以及农村地方用的比较多。”

在此也提醒三四线以及农村地方的朋友们,请一定要注意生病时被开的药里是否有中成注射剂,各种不明确包括疗效的不明确,还是拒绝的好。

而这些让人们看了瞠目结舌的事,反应到我们的生活各个领域中,还是应该思考在更大方向上不明确的事,请不要为此盲目鼓噪,副作用怕是更承担不起。

2019—5—9落笔于墨辩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