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何时做抗病毒治疗?

  何时停药?

  何时传染性最强呢?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1)HBV DNA水平:

  HBeAg 阳性患者,HBV DNA ≥20 000 IU/mL(相当于10的5次方拷贝/ml );

  HBeAg阴性患者,HBV DNA ≥2000 IU/mL(相当于10的4次方拷贝/ml );

  2)ALT水平:

  一般要求ALT持续升高≥2×ULN(超过3个月);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

  对持续HBV 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1)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

  2)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3)ALT持续处于1×ULN至2 ×ULN之间,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者,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4)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持续12个月),年龄大于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满足以上任何一项,都要考虑抗病毒治疗了!另外需注意: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放宽,不必一定要等到谷丙转氨酶(ALT)上升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有时也可以不必急于进行抗病毒治疗。

  什么情况下抗病毒治疗可以暂缓呢?

  乙肝病毒携带者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其中少数患者是机体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有可能发生自发性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因此可不急于实施抗病毒治疗,只用保肝抗炎药物,动态观察1个月左右,如果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病毒定量(HBV DNA)迅速下降,e抗原消失,则可能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

  如果病毒定量持续增加,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不满意,则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不过,有时自发性免疫清除后,平稳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复发。所以患者仍要注意监测。

  另外,谷丙转氨酶(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暂给保肝抗炎药物,待谷丙转氨酶(ALT)适当降低后再使用干扰素治疗也是抗病毒治疗的一种策略。

  另外,在我们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时候,应该一定要重视起来个体化的治疗,根据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发生疾病时间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疗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吃多久?

  HBeAg阳性:建议总疗程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HBeAg阴性:建议治疗达到HBsAg消失且HBV 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

  如何判断传染性强弱?

  HBV-DNA反映的是体内乙肝病毒的存在状态,或反映传染性的强弱,HBV-DNA正常值为阴性,即:HBV-DNA<1x10E3 copies/ml。如果检测结果在此值以上,即为阳性,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其传染性也强。但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相关,也就是说病毒率高并不说明肝功能损伤严重,病毒复制率少并不说明肝功能损伤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