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2019.5.10 12:41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云南省 弥勒篇

弥勒篇 预告片

考古材料显示,大约在汉朝时期,弥勒地区的彝族先民从西北甘肃和青海高原迁徙至此。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用石头垒砌的石塔

首次在中国史籍中出现“弥勒”地名,是在唐天宝年间。此时,这里的彝族先民已分化成东方三十七部落,而其中有一支名叫“木勒”的部落迅速崛起。因为彝言中木勒的发音似弥勒,就这样,弥勒部落的名称逐渐被当做官方地名。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清乾隆年间,弥勒州改为县,“弥勒”一直沿用至今。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市弥勒市。

敬畏自然 传承天性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左右,弥勒彝族的不同支系,不同村寨,就会同时因“蜜枝祭”仪式而热闹起来。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蜜枝祭”又称为“祭龙”,是祭寨神、祭祖先的一种传统仪式。彝族人希望祖先神灵能够庇佑后代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整个祭龙仪式要分为三天完成。第一天是祭树神和对祭龙仪式作准备,第二天祭公龙,第三天祭母龙。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蜜枝祭”的特别之处在于,全村青年男子在向祭龙山出发前,要先把自己化妆打扮起来。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化妆成彝文经书所记载的“蛮荒时代”的“野人”模样,才能被祖先认出并接纳,得到护佑。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重德重义 创造滇商传奇

如今虹溪镇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石坊。牌坊正中有一块镂空的石龙盘抱的直匾,这是建于1900年的“三代一品封典”牌坊,是清朝皇帝专为表彰王炽对国家的贡献而特别封赐修建的。在弥勒,最为当地百姓所传颂的,是每当国难当头,王炽都一次次慷慨解囊。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当时王炽的票号遍布全国18行省中的15个,在越南的海防、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也开设了办事处。他建立了一个包括金融、铜矿、锡矿,盐业、运输等在内的庞大的商业帝国,成为当时云南最大的富商和银行家,被国际商界所关注。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大到为国赈灾募捐,小到家乡的公益事业,王炽的所作所为彰显着儒商的胸襟和仁义。他出资重建了虹溪书院,并从上海买来了四万册图书送给书院,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后人秉承诚信立德的家风,延续王炽回报国家的善举。

火树银花不夜天 阿细山寨荡酒歌

“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这是自古以来就流传在弥勒彝族阿细山寨的一句俗语。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但都与火有关。

据专家考证,有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阿细跳月起源于南诏时期的“独脚”乐,一次战役胜利后,士兵在战火中跳起了自娱自乐的“打火舞”。这个诞生于1200多年前的“跳乐”就是后来的“大三弦舞”,也是今天“阿细跳月”舞蹈的源头。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1954年春天,弥勒“阿细跳月”演出队走出国门,在波兰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节上不负众望,以热情奔放的表演获得了金奖。

挺拔上扬的身躯,挥洒自如的拍掌,欢快愉悦的舞步,阿细跳月已经成为彝族阿细文化的象征,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一座公园半座城

2014年,当地政府开展美丽新家园建设,启动了“太平湖森林小镇”规划,依托高原森林湖泊风貌,结合当地人文景观,塑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生态园。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东风韵艺术小镇是一个国家级的“艺术小镇”,云集了音乐、绘画、舞蹈等领域的艺术家工作室。小镇里形状特异的红砖建筑群,高高低低洒落在弥勒的葡萄园中,好似一个个起伏的峰峦,又像是彝族围跳阿细跳月时热情燃烧的火焰。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弥勒人用辛勤的双手,挥洒自如地创造了“一座公园半座城”的美丽家园,山水辉映,生机盎然。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彩云之南,福地弥勒。在这里,幸福和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如同阳光,持久永恒地照耀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中国影像方志 | 弥勒:彩云之南阿细跳月敬自然 民族融合秉德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弥勒篇》

播出时间:5月10日 12:4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兰 阿苏越 彭筱雅(实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