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已经成为现代人读书看报时带有规律性的习惯,尤其在网络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每天的新闻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网民上网看新闻,往往只选择性地看下标题,然后决定是否打开网页。如果一篇新闻,标题制作得不精彩动人,往往会与读者失之交臂,“题好文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流行歌曲之所以为人们喜听乐唱,除了曲调优美动听外,歌词也往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有哲理。一首好听的歌曲甚至会跨越国界,为几代人所传唱。对于写作者来说,如果能把好听的歌词引入标题,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使标题更加耐人寻味,甚至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笔者是一位新闻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流行歌曲“发烧友”,我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过,在写作新闻时,喜欢把一些好听的歌词引用到新闻标题中,这与把古诗词引用到新闻标题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套用歌星陈明演唱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中一句歌词就是:歌词让标题如此有魅力。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多年来的写作实践,谈谈歌词在以下几类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及体会。

一、在肯定赞扬类标题中的运用

第一次尝试着把歌词引入标题中,是1991年5月初,笔者写了篇反映一位女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人物通讯,虽然文章早已写好了,可是一直为没有一个理想的标题而烦恼。当时,歌星姜育恒演唱的《再回首》非常流行,有天晚上,我在上床时哼起了这首歌,“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那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眼前忽然一亮,对照文中主人公的事迹,我立即拿出稿子,取了个《平平淡淡是最真》的标题。第二天我就把稿子邮寄出去,未想到,此稿竟被江苏省通州市委组织部和通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评为建党70周年征文一等奖。事后,电台一位编辑谈到此稿获奖的原因时认为,除了文章谋篇布局、选择事例比较恰当、生动以外,与文章的标题也有很大关系,而且后来许多媒体上都出现过类似的标题。从此,尝到甜头的我对歌词在标题中的运用情有独钟。

2005年12月,我在江苏省通州市刘桥镇采访,得知该镇应征青年——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大三学生顾浩,在2日的市征兵体检时,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三天后,他办完了母亲丧事,强忍悲痛,毅然参加补检,并最终走进军营。我通过深入采访,写了篇题为《为了母亲的微笑》的通讯,不仅表达了顾浩为了完成母亲希望自己参军的遗愿,让母亲含笑九泉,同时也表达了顾浩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危,毅然投笔从戎的感人事迹。而该文标题是从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里引来的。

2000年底,有位朋友的邻居家因用电不慎引发火灾,我通过对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写了篇题为《 不是电的错,都是自己惹的“火”——家庭电气火灾备忘录 》的稿件,这个标题是从台湾歌手张宇演唱的歌曲《 都是月亮惹的祸》中“都是你的错……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这段歌词改编而来,许多同行看到这个标题时,都称制得妙,可是有谁知道,为了制作这个标题,我几乎梦里也在念着它。

试谈歌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二、在否定批判类标题中的运用

1997年前后,非法传销在全国各地泛滥,一旦不及时遏制,后果不堪设想。我通过深入采访,查阅了许多资料,写了篇2000多字的新闻调查,揭露了非法传销的种种嘴脸。在给文章拟标题时,我从维吾尔族民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得到启示,一篇《非法传销:掀起你的盖头来》便油然而生,此稿很快被多家新闻媒体录用或转载,后来,还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传销被全面禁止,并成为过街的老鼠。

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笔者对邮市动态非常关注。1995-1997年发行的计划外邮票,只有凭预订卡抽号或者集邮协会老会员才能买到,可苦了大多数集邮爱好者,却让许多邮商乐不可支,许多计划外发行的邮票价格天天上涨,对此,我以《计划外邮票:你的柔情我实在不懂》为题写成稿子,很快被《中国社会报》《申江服务导报》等录用,而这个标题是从歌星陈琳演唱的《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中演变而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霓虹灯在各地逐渐多起来,每当夜幕降临,街上的霓虹灯闪烁不停,甚是好看,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一些霓虹灯因质量等问题,缺胳膊少腿现象屡见不鲜,有时还闹出不少笑话。当时有家“金华火腿”专卖店,在晚上亮灯时,“火”字上面两个点没有亮起来,让人一看成了“金华人腿”店了,为此,我及时采写了《霓虹灯呀真漂亮 缺手少脚太遗憾》的新闻,而这个标题,是受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唱的儿歌《小司机》里“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启发而来的。

三、在解疑答惑类标题中的运用

江苏省通州市供电公司从2004年4月起,对一些因出差、生病住院或者房屋出租等发生欠费,并被供电部门依法实施停电的“马大哈”用户实行夜间“先复电再补费”的人性化服务,对此,有人表示赞许,也有人表示质疑,甚至还有人表示反对。2006年6月,我应邀到电力部门采访,写了篇3000字的新闻调查,文中,我把该做法的利弊得失和盘托出,让读者去鉴别。在给文章拟标题时,受毛阿敏演唱的《渴望》里的歌词“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的启发,拟写出《先复电再补费,是对还是错?》的标题,很快被《用电服务导报》《农电管理》等报刊录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全面推开,当时节能灯已进入千家万户,节能灯虽然节能效果明显,但是,许多消费者为节能灯的质量差而烦恼。我通过深入采访,用了近半年时间,以《节能灯:你离我是近还是远》为题写了篇近3000字的新闻调查,先后被《中国电力报》等多家媒体录用或转载,而这个标题是从歌星谢东演唱的《笑脸》里的歌词“可是可是我却搞不清,你离我是近还是远”中变化而来。

同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许多集邮爱好者想通过集邮来应对通货膨胀,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然而,当时的邮票发行量过大,有时刚刚发行的新邮,市场上就跌破面值出售,许多集邮爱好者面临艰难选择。对此,我充分分析了当时集邮的利弊,写了篇题为《(肩)谁能告诉我——(主)新邮:是订还是不订?》的稿子,很快被媒体发表,而这篇新闻的标题引自台湾歌手苏芮唱的《一样的月光》里的歌词“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当然,把歌词引入到标题并非笔者首创,许多高手运用得更加巧妙,如:《请把我的股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钱袋留下》《一个边防连长和女警察的爱情故事——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回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街边冷饮摊“三无”商品多》《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枉然忙煞痴心汉》《玫瑰代表我的心——情人节街头见闻》《(肩)“月亮走,我也走,居民搬,我也搬(主)杭州酒家争开连锁店》《月饼,想说爱你口难开》……

虽然把歌词引用到标题中有许多妙处,但是,在标题制作时应该做到顺其自然,让人有种“妙手偶得之”的感觉,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同时要注意使用大家熟悉和容易上口的歌词,这样效果更好。

作者:凌华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