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玉平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

现代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弟子、“牛马画家”张广的家乡情结

现代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弟子、“牛马画家”张广的家乡情结

现代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弟子、“牛马画家”张广的家乡情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时任乐亭县文化馆长。当时,为加强乐亭与外地乐亭籍文化艺术界名人的联系,以获其对乐亭文化发展的帮助与影响,曾主持编印了一份油印的《乐亭籍文化艺术名人录》。其中收录了如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雕塑大师刘焕章,旅德钢琴家刘荫培,书法家郭子绪,作曲家宋国生、王志信等几十位国家级艺术界名人。但能有幸结识国画名家张广先生,尚得益于画家刘志伟的引荐。当初,我仅在一份国画期刊上见诸一段介绍张广先生的简短文字。只注明先生“原籍河北乐亭”其它都一概不知。偶与志伟谈及,他不无兴奋地讲道:“张广老师的情况我了解,而且我与他很熟悉。”于是,借一次进京观看全国美展的机会,我便在志伟的引荐下,认识了张广先生。

在我们的交谈当中,我发现张广先生虽说热情健谈,却极少提及自己的成就及作品,而更多的话题则是母校及恩师的培育。后来,在先生赠我的几本厚厚的画集中,在几部现代美术史志和国家权威美术报刊上,我才终于寻觅到这位国画名家的艺术踪迹和显赫成就。

牛马画家

张广,原名张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当代著名国画家。先生原籍乐亭,1941年生于长春市,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科,师从人物画大师级画家蒋兆和先生。他经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把传统的水墨与现代绘画的构成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张广先生擅长写意人物、动物,尤善画牛、马。其代表作《高原花朵》、《黄河源头牧牛人》、《踏青秋》及马、火鸡系列,在中国现代美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百年中国画集》等权威著作中,其个人画集有:《张广画选》、《张广画集》、《百牛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广卷》等数十种。先生曾先后在深圳、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活动。1995年获美国ABI名人传记研究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996年被文化部聘为全国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当代国画名家。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在一篇艺术评论中写道:张广本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物画家,后来以画牛、画马名世,被人称为“牛、马画家”。很难说他画的人物、牛、马或其它题材的作品彼此有高下之分,就如同很难说徐悲鸿画马高于画猫,齐白石画虾高于牡丹、青蛙那样。人们喜爱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和张广笔下的牛、马,只不过是观众的审美选择罢了。

著名书法家、美术理论家沈鹏先生在为《张广画选》所撰序言中也曾坦言:“土味”或称其为泥土味吧,不就是张广作品中可贵的素质吗?确实,如果不到生活中去,未必不能画藏民、画牦牛,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人物的精神气质画不出来,高原上原始动物的活动也会黯然失色。

的确,张广先生画人、画马、画牛,无疑是得益于他对人、对动物深入细致的观察与了解。“文革”期间,张广这位刚刚从中央美院毕业的高材生也同样未能幸免于难,被扣上帽子,下放到湖北咸宁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那时除了整天劳动、放牛,张广便是以沉默表示心中的抗争,甚至一年中很少讲一句话,而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农村生活中去。通过描绘倔强而默默耕耘的水牛寄托自己的情思,为以后画人物、画牛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感触,使之逐渐成为“堪称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中国画家中熟练地继承发展了水墨写实传统,又在中国画走向现代的问题上作出积极探索的代表性名家”(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语)。

故里寻宗

1996年之后,我因工作调动之故与张广老师交往渐疏,而志伟也因忙于画事及画院的进修和张广老师的往来也趋于减少了。直到2008年夏,志伟突然给我打电话,称张广老师不日到乐亭。幸喜之余,我马上按志伟给我的电话号码把电话打到张广老师的家中。于是又经过不长的等候我和志伟便在京唐港与张广老师完成了时隔十几年后的重逢。

此时的张广老师,已是国画大家,功成名就。但给我们的印象却还是当年那样的平易近人,谦厚健谈,席间,他仍就不善喝酒,话语却滔滔不绝,颇有故友重逢之感。问及张老师此行目的,他直言:一是听女儿说乐亭三岛旅游甚好过来看看,二是想借此机会拜托二位小友能否带我找寻一下故乡所在。

先生所托,我二位当然义不容辞,次日,我和志伟、树军等驱车接张广老师,先去李大钊故居观瞻之后,便根据张广老师提供的点滴线索来到了据张老师父亲所讲的“黄瓜口村”。寻到“胡坨镇黄口村”的墙标时,张老已经异常激动了,他匆忙下车,与夫人王盈及女儿、女婿在村标前拍照,又不时的摸摸一栋民房的砖墙,扶一扶街旁的大树,此情此景令人为之感叹。而后我们一起入村,几经周折却始终没有找到张广老师家族传衍的踪迹。时至中午,连城局长又打来电话催返,张老只好和我们不无遗憾地返回乐亭用餐。尽管此行寻宗未果,家乡乐亭发生的巨大变化,还是给张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事先已知张广老师近日又要去俄罗斯考察,我们不便挽留,张广老师此行乐亭只好匆匆结束。但从张老师那留恋的眼神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一个远方游子的归乡之情。

送走张老,我与志伟便利用假日开始了新一轮为张广寻宗的过程,原来,张广老师生于吉林长春,父亲六岁时,爷爷带全家“闯关东”去了长春安家。由于父亲离家时年纪尚小,故印象中只知道家住“黄瓜口”其它就一概不详了。仅凭这一线索,我们首先找到好友胡坨镇副书记李达夫,李书记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与我和志伟驱车同去东黄口、西黄口等村。邀来当地村干部及七、八十岁的老者寻问,终于在东黄口村找到了与张广父辈、祖父辈姓名相同排序的张氏族人。但在谈及张广这辈人的姓名排序之时,却又出现了一小插曲。老人们说:张广这辈名字不应该一个字,而是“广×”两个字。难道又错了?此时我灵机一动,马上掏出手机打给张老师,问后恍然大悟,原来张广原名张广和,至此,张老师的籍贯总算有了定论,电话那边的张广老师闻讯后更是喜不自禁。

转眼到了2009年的夏天,张广老师特意从长春约来姐姐、弟弟、妹妹等一行8人兴致勃勃来到故乡东黄口村村委会,此前,村支书、村妇联主任等数位乡亲早已等待多时。在充满亲情、乡情和离别之情的叙谈之中张广感慨万千,老泪纵横,虽然村中健在的乡亲中,已经没有了张广家族的近亲了,但从乡亲口中突然喊出张广乳名时的那一刹那间,我和连城、志伟却都能深深感觉到了这位当代国画艺术大家一生向往故土,落叶归根的心愿终于得以了却的激动心情……

(作者刘玉平,原乐亭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