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紧接着,景某向余阿姨介绍起了在他们公司投资的种种好处,顺便拉起了家常:景某称自己是潞江坝人,跟老公在保山打工,还有一个孩子要养,生活很是艰辛。余阿姨并不知道,其实,所谓的李经理和景某等人只是该公司招募的工作人员而已,公司成立之初,景某等10余人应聘进入公司工作,但吸纳的资金却都落入了幕后的老板口袋中。

近期,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了一个打着投资有高额回报幌子,面向社会公开非法吸收投资的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郑某、牟某和陈某等3人。

83人受骗 两月“融资”百余万

去年3月,湖北人郑某纠集来自四川广安的牟某和陈某两人来到保山,通过注册成立的名为保山信诺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所谓的“融资”业务。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据介绍,为了实现短期内迅速“融资”的目的,郑某等3人面向当地社会公开招兵买马,招募了10余名不知情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开展业务,并在短短两个月内非法吸收投资金额108万,共涉及投资人员多达83人。

去年7月,有投资人发现保山信诺投资有限公司承诺的回报并未兑现,有诈骗嫌疑,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接着,又有60余名在该公司投资的投资人在发现上当后陆续到公安机关报案,其中多为中老年人。

经缜密侦查,今年1月,团伙成员首犯郑某、牟某和陈某等3人相继落网,后续的追缴涉案资金和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补充侦查中。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在短短两月时间里就有83人相继受骗,那郑某等一伙人是如何进行诈骗的呢?

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一个利用开设投资公司实施诈骗的案件渐渐浮出了水面……

被骗三部曲

初相识

“比自家姑娘都亲!”

“阿姨,天冷了,您多加件衣服!”

“阿姨,看您嘴角起皮,我给您买了药,记得吃!”

“阿姨,有事您就说,我马上来帮您!”

……

2018年初,家住保山的余阿姨认识了一个常对自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的姑娘景某。余阿姨常年与老伴生活,子女都在外地,退休在家的她时常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自从结识了景某,余阿姨心里从此少了些孤寂、多了份温暖,殊不知……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时间回到去年3月28日。

余阿姨的好友张阿姨在保山信诺投资公司投了一笔钱,得到不少收益,便好心邀约余阿姨前去公司了解了解。经不住好友的盛情邀请,余阿姨去了。进入信诺公司,富丽堂皇的装饰、证件挂满墙面,一看就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工作人员李某一行笑容满面端茶倒水,甚是热情,这时,乖巧伶俐的景某走了过来,又是捶背又是捏肩,还耐心询问余阿姨的身体状况,余阿姨瞬间觉得心里暖呼呼的,甚至觉得景某比自己的姑娘都亲。紧接着,景某向余阿姨介绍起了在他们公司投资的种种好处,顺便拉起了家常:景某称自己是潞江坝人,跟老公在保山打工,还有一个孩子要养,生活很是艰辛。

“阿姨,您就帮帮我吧!没有业绩就没有工资。您先投一万试试看,只要下单就能返588元,再送您一桶油!我们还能免费带你们去外地考察项目……”禁不住景某的一番诱惑,又觉得小姑娘出来打工不容易,而且投资收益比银行高,余阿姨当即投了1万元。

10多天后就要去楚雄考察项目了,余阿姨想带老伴一起去,这时景某告诉她,必须再投1万才能增加考察名额。余阿姨的老伴听说后坚决反对,并一再提醒余阿姨不要上当受骗,要知道,早在2016年,余阿姨一家因投资不慎曾被骗了70余万元,但是在景某的软磨硬泡和利益的驱使下,余阿姨还是偷偷拿了老伴的工资卡,追加了2万元的投资。

去考察

种着包谷的“楼盘”

同年5月,在信诺公司的安排下,余阿姨一行坐上了公司安排的大巴车前往楚雄考察项目。一路上,景某对余阿姨照顾有加,余阿姨觉得惬意、舒适极了,要知道,子女常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自己旅游。这次旅游,余阿姨认识了一起投资的李阿姨、杨阿姨,她们分别投资1万到10余万不等,一路上欢声笑语,几小时后便到了楚雄某房地产公司考察项目。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到了信诺公司经理李某所说的项目楼盘,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写有“热烈欢迎信诺公司客户莅临考察”的横幅,李经理介绍道,该楼盘地理位置、小区配套都特别好,一期已全部售罄,此次融资方是要开发二期楼盘。说着,把余阿姨一行带入楼盘外的一块空地,空地上,还种着一片未成熟的包谷。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考察所谓房产项目

余阿姨见状,心中不觉咯噔一下,一个“熟悉”的套路浮现在了她的眼前:2016年,也是参加了类似的一个项目,当时也是到一个所谓的房地产楼盘看项目,看到的情形和现在简直如出一辙。而正由于当时选择了投资,余阿姨一家被骗损失了70余万。

此时的余阿姨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自己再一次陷入了所谓的“高回报”套路中。

“不好,可能我们大家又着骗了。” 余阿姨试探性地跟李经理提出要退钱,李经理答应说回到公司马上退,但其他更多还蒙在鼓里的投资者却似乎看到了项目的远大前景,甚至提出回去后还要追加投资。

想退钱

公司却关门了!

5月24日回到保山后,余阿姨一直催促李经理退钱,李经理一开始还表示抱歉,说公司确实没钱了。余阿姨又找到景某,景某却与之前判若两人,说跟自己没关系,直至与余阿姨反目成仇,余阿姨的内心也因此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余阿姨并不知道,其实,所谓的李经理和景某等人只是该公司招募的工作人员而已,公司成立之初,景某等10余人应聘进入公司工作,但吸纳的资金却都落入了幕后的老板口袋中。景某等人对真实情况都并不知情,只是在客观上充当了骗子的帮凶。

几天后,信诺公司处于时而开门、时而关门的状态,余阿姨再打电话给李经理,李经理却声称自己已经辞职。6月4日,余阿姨再来到信诺公司时,迎接她的,不再是热情似火的年轻人们,而是一扇冰冷的紧闭的门,余阿姨这时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真的又被骗了!紧接着,几十名投资者来到信诺公司门口聚集商量对策,一群欲哭无泪走投无路的老人,为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先后到多部门反映,7月11日,在有关部门的建议下,投资者才相继到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经侦大队报案……

警方调查 遭遇重重“迷魂阵”

接警后,隆阳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经询问证人、走访调查,却发现融资项目真假难辨、资金去向不明、公司架构不清,甚至连公司员工都无法确定老板究竟是谁。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开展对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法人张某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张某的实际身份竟是一名在四川广安火车站旁擦皮鞋谋生的无业人员!由此警方初步断定,张某身份信息被冒用,诈骗者另有他人。

经与融资方核实,信诺公司前来洽谈的是一名叫牟某的四川籍男子和一名叫郑某的湖北籍男子,经对员工询问得知,公司成立之初他们曾见过牟某和郑某,但从未对公司进行过管理,平时管理公司的是一个自称陈小平(系假名)的四川籍男子,但案发时已离开保山,去向不明。

究竟谁才是实际控制公司的幕后老板?是员工口中的“陈总”,还是另有他人?

公司要求投资者只能交现金,而那些钱又去了哪里?

一个个疑问像重重“迷魂阵”,让案件侦查一度陷入困境……

找到突破 资金流水倒查源头

办案民警调查过程中,获取到一条极为有价值的线索:房东称有9万元房租是通过银行转账进行支付的!经分析发现,就在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协议的当天,牟某从银行卡上给房东转账9万元,该笔资金是从郑某银行卡账户上转到牟某账号上的。

经分析发现,就在信诺公司对外非法吸收资金期间,有多笔资金通过ATM机上存到了郑某、牟某账户。此外,二人还与一名叫陈某平的人资金来往频繁,因此初步怀疑信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郑某、牟某、陈某平3人,而陈某平就是平时在公司里面自称为陈小平的男子。

精准打击 追赃挽损成功抓捕

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后,为挽回受害人损失,侦查人员立即对3人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查询,但却发现无任何可用余额。

但在侦查中,民警发现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牟某、陈某曾采用存入再取出少量资金的方式来试探账户是否冻结。

“嫌疑人还存有侥幸心理,这正是我们侦破案件的一个良机。”专案组决定先按兵不动,故布疑阵引嫌疑人上钩。果不其然,看到账户并未出意外,嫌疑人开始继续使用该账户存取资金。就在牟某、陈某账户流入大额资金后,侦查人员立即对账户进行冻结,成功为受害人挽回部分损失。

发案后,犯罪嫌疑人均逃离云南到外省躲藏,因其反侦察能力极强,给抓捕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网上追逃后,2019年初,陈某、牟某、郑某先后落网。

提及往事 余阿姨悔不当初

“我真的非常后悔,如果再遇到这样的‘糖衣炮弹’,我坚决不会再相信了。我也会奉劝身边的人,这些都是‘高级骗子’,为你设下温柔的陷阱等你入坑,信不得!”提及往事,余阿姨悔不当初。

“市面上很多公司打着投资公司的旗号,以营业执照为幌子,在没有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不法分子往往使用虚假身份和虚假信息,通过各种手段引诱投资者上当。这类案件打击难度比较大,案发后追赃挽损十分困难,所以主要还是得靠市民加强防范,擦亮双眼、理性投资!”办案民警介绍说。

初见面“比自家姑娘都亲”!云南83人被这家公司骗了上百万

关于保山新闻网

保山新闻网联系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