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学军家庭 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副处级审判员、“全国模范法官”“浙江省劳动模范”朱学军和妻子丁齐蕊,作为杭州市“最美家庭”唯一代表,在发布会上接受了表彰。

5月9日上午,在第26个国际家庭日前夕,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妇联共同主办的“我和我的家风——2018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家庭’发布会”在嘉兴举行。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文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四清,省广电集团副总裁何跃新,省妇联副主席童丽君出席发布活动。

省妇联主席王文娟讲话

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度100户浙江“最美家庭”,他们通过群众发现、家庭自荐、媒体寻访和各地推荐等形式,经推选、评议和公示,从全省1600余万户家庭中脱颖而出。

杭州有10户家庭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最美家庭”。

2018年度浙江“最美家庭”名单

(杭州10户)

丁家铭家庭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

朱学军家庭 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

崔海容家庭 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

孙明悦家庭 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

王来友家庭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

张春霞家庭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

周秀英家庭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街道

张福根家庭 杭州市淳安县石林镇

方永红家庭 杭州市建德市更楼街道

来忠明家庭 杭州市大江东义蓬街道

发布会以访谈、视频、歌曲、快板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一个个“最美家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的家庭家教家风故事。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示范引领带动了身边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副处级审判员、“全国模范法官”“浙江省劳动模范”朱学军和妻子丁齐蕊,作为杭州市“最美家庭”唯一代表,在发布会上接受了表彰。

图中右2为朱学军

作为一名在审判一线执掌了27年法槌的老法官,俯首耕耘,播种信念,除了胸中的法治情怀,还有什么支撑着他在三尺法坛上不懈追求,炼就惩恶扬善的灼灼风骨?今天小西就为大家解开朱学军家庭生活的幸福密码。

金风玉露一相逢

胜似人间无数

主持人采访朱学军夫妇

朱学军是文艺青年,会方言,有表演基础,对舞台的心向往之,让他一度想投身话剧事业。然而,因机缘不巧,朱学军与他钟爱的演艺事业失之交臂。

成为一名法院人后,经过刻苦学习,他在法院接访、调解工作中游刃有余,获得了大家的赞许,玉树临风的仪表和谈吐温文的气质也赢得了身边女生的青睐。

1992年,朱学军和妻子丁齐蕊相识于西子湖畔。

“他话不多,穿一件白衬衫,很干净阳光的样子。”妻子描述起当年第一次见到朱学军的印象,嘴角洋溢着笑意。

当时的朱学军才刚刚通过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如愿从法警队调到刑庭担任书记员的工作,繁忙的案头工作使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问题,丁齐蕊也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

见面的第一天,两人就坐在六公园的长椅上,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对着平静如水的湖畔,坐了一个下午,交谈中,朱学军惊讶地发现,这个高个子女生和自己也有着那么多的相似点:喜欢阅读、音乐,自然就产生了好感。

1995年,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没有璀璨夺目的钻戒金饰,朴素的几桌酒菜,相熟的亲朋好友,一间旧屋收拾一新当了婚房,两人这就算结婚了。

携手相伴沐春风

鹣鲽几度寒暑

朱学军和丁齐蕊在家风树挂上家训牌

朱学军在法院是出了名的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常加班、回家晚,每年平均结案300余件,又经常出差在外。家里的大小事都落在妻子肩头。

丁齐蕊作为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繁忙,三点一线连轴转,难免耽于家庭,但对于朱学军的辛苦,她总是默默理解支持,毫无怨言,作为对方最坚定的后盾,不论是加班、出差还是培训,总能把家放心地交给另一方。

亦师亦友父子兵

情深拳拳舐犊

2001年,两人的儿子呱呱坠地,从此温馨的小家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朱学军为儿子起名朱晨恺,有“晨曦初露,振旅奏恺”的希冀。

朱学军和儿子之间有着一种朋友式的尊重,亦师亦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做一个像父亲一样有责任、重担当的男子汉。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我们一直都通过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和暖、童年的乐趣。”丁齐蕊说。2016年,朱晨恺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学军中学。

“感恩家庭,给我以精神的支柱;感激亲情,给我以灵魂的反哺,让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司法事业,不负这一颗法徽后跳动的心灵。”朱学军在领奖台上说道。家是温暖的港湾,每一位成员都坦诚相待,平淡的生活中透射的星光,默默无语的相濡以沫,似涓涓细流,温润了心田,也滋养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征程上每一位奉献者的精神世界。

预告

5月11日(周六)22:46,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将播出《2018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家庭发布》,欢迎大家收看。

素材来源 / 浙江女性、杭州市妇联家儿部、江干妇联

编辑 / 张韵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