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眦赘皮定义

指在眼裂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延展而开的皮肤皱褶。内眦赘皮也被称为蒙古赘皮,因为常见于东亚蒙古人种,是一种种族特征,非畸形表现。内眦赘皮在单睑形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所以在重睑术中常常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进行修正。为什么需要在重睑术时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

1. 大部分人的内眦赘皮呈钝圆形

2. 遮住大部分泪阜

3. 外观上使眼裂变小

4. 眼间距变宽

5. 影响重睑形态

可以看出综合以上五个原因,我们就可以得出为什么很多双眼皮手术的求美者同时还需要结合内眦赘皮矫正术了。下面我再拿具体的图片来做对比。

图上是宋茜、范冰冰、杨颖、高圆圆的眼部高清图。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眼睛内眦部的形态,上述四位的内眦处无明显内眦赘皮、内眦角锐利、泪阜暴露适中、眼间距和谐、眼裂宽大、重睑形态也无内眦赘皮的影响,眼部外观显得特别漂亮。

同时我们也对比内眦赘皮的外观。

左上图为单睑合并内眦赘皮形态,左下图为重睑形态因内眦赘皮影响而不流畅,右上图和右下图均为经过内眦赘皮矫正术后效果,可见眼部美感明显提升。

所以您还觉得您在做双眼皮时需要矫正内眦赘皮吗?从我自己临床经验观察,近乎九成以上要求行双眼皮手术的求美者都需要同时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而且从术后的效果也可以看出眼部的美感提升明显。内眦赘皮矫正术手术方法

内眦赘皮矫正术有很多种方法,不过临床应用常见的就几种,如Z字法、皮瓣平铺法、横切法。下面简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Park Z法

Park Z法:A点是内湖最内侧点即D点的体表投影,A点和D点本质是同一个点。B点是内眦赘皮与下睑最内侧皮肤融合的部位即内眦赘皮的终点。C点是从A点向内侧所画出的水平线段的终点,AC=BD.E点是任意一点,连接EC,使EC与其余睑板前切口形成连续平滑的切口线,不会在E点中断。BD=AB=AC。切除AEC皮瓣,将ABD皮瓣与CAB皮瓣易位缝合。

Root Z法

Root Z法:A点为内眦赘皮中点,作一平行线与C点相交,D点为泪湖最内侧点,C点为D点的体表投影点,B点为内眦赘皮与下睑皮肤的融合处即赘皮的终点。最后ABD皮瓣与转移至C点处,A点与D点缝合。

Z字法

Z字法:A点为设计的新内眦点,B点为内眦赘皮的起点,C点为内眦赘皮与下睑皮肤的融合处即内眦的终点,D点为泪湖最内侧点下方1-2mm。一般AB=BC=CD,∠ABC=∠BCD。沿标记线切开后,分离皮瓣,将皮瓣再进行错位缝合固定。

横切法

横切法:A点为内湖最内侧点2mm处,B点为新内眦点。切开后分离皮瓣,折叠内眦韧带,B点与A点缝合,切除多余皮瓣。

皮瓣平铺法

皮瓣重铺法:C点为内湖内侧2mm处,A点为新内眦点,B点为过A点的水平线与内眦赘皮的交点,D点设计在下睑睫毛下线与过角膜内侧缘垂线的交点附近,D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该法为切开后,将C点拉至A点缝合固定,然后沿AB缘切取多余的皮肤。总结:

1. 东亚女性基本上都存在内眦赘皮,只是轻重不同。严重的内眦赘皮可包裹眼角,外观上眼裂变小,眼间距变宽,显得眼睛单调失去活力,建议应该进行手术矫正;而轻度内眦赘皮因小部分包裹内眼角,其只要不影响重睑形态,则根据求美者意愿,可开可不开,但作者的经验是,如果求美者不考虑经济因素,我建议只要有内眦赘皮的求美者,均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因为毕竟眼角的内眦赘皮对于眼部的外观的美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除非求美者的眼间距过短的情况。

2. 内眦赘皮的手术方法多样,但目前基本上应用较广的就是横切法、Z字法和皮瓣平铺法,横切法的优势就是简单,方便,甚至根据猫耳的切除方向选择,还可以演变为皮瓣平铺法;皮瓣平铺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瘢痕不明显,手术方法也简便;Z字法虽然也简便,但术后瘢痕相对稍重,年轻一代的整形医师比较少用这种方法了。具体用什么样的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方法,取决于医师对于各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

3. 泪阜的暴露程度建议在2/3左右,完全暴露泪阜导致溢泪、漏红、外观不佳、眼睑外翻等,所以除非求美者要求夸张的内眼角外形,其余均建议部分暴露内眦,因为该手术本质就是切除多余赘皮、开放眼角,开放程度适宜即可。

4. 内眦赘皮矫正术后虽然瘢痕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瘢痕甚至会消失,但仍建议在伤口愈合拆线后,积极使用抗瘢痕药物,以免内眦瘢痕形成,导致外观不自然。

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眼睑美容与重建外科》,如有侵犯,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