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和小学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再加上学生正好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孩子们在进入初中后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加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小升初处于懵懂盲需状态。面对这些问题,吴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要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具体做法是:每天十分钟四句话、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帮孩子树立目标,学会超越、督促孩子用好工具。

来源弋阳县弋江镇第一小学来稿

转载须注明以上信息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弋阳县教体局县域推进家校合作,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大背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家长的育人方法指导。教会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让家长之间能够就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更好地进行交流,第一小学六年级年级组决定在初夏这个美好的季节开展一次以“助力成长,做好小升初衔接”为主题的《家长讲坛》。

中学和小学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再加上学生正好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改变,所以孩子们在进入初中后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加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小升初处于懵懂盲需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特召开此次讲坛,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吴敏老师和优秀家长代表。他们分别从孩子的心理、生理角度以及自身的育儿经验进行讲解。

吴老师讲座当中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孩子在初中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二是给家长们的一些建议。其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行为的变化以及学习时间的变化。面对这些问题,吴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要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具体做法是:每天十分钟四句话、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帮孩子树立目标,学会超越、督促孩子用好工具。

六(2)班吴桐欣的爸爸带来分享的主题是“孩子,我们该给你什么?”,分享的内容一直围绕着陪伴,是的,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路上,我们决不能缺席!

“养良好习惯、育优秀少年”是来自六(3)班李祖昊妈妈带来的经验分享。她分别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和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可见有一个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老师,我的孩子放学后总是跟我说要先玩一会儿”、“老师,我的孩子遇到困难总是会先流眼泪,比较脆弱”,…… 面对这些困题,同样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海洋老师一一都给出了解答。

最后一个流程——叶校长作总结发言。

他告诉家长孩子是一朵花朵,那我们家长应该重视培育花朵的土壤。

结束后,仍有家长向张海洋老师咨询。给你们点赞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让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欢乐。通过此次活动,家长在孩子的小升初当中会更智慧,方向更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