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君物理君,我上课都能听懂,为什么一考试,我就什么都不会呢?到底该怎么提高成绩呀?”

这已经是我第N次收到这样的留言了……到底为啥会这样?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我慢慢道来……

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浮力。其中的液体浮力部分,今天主要讲阿基米德原理……(此处省略一万字)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例题,说是有一个小木块……然后我们看一个练习题,大家一起来做……”

“然后我们来做一下例题2……好~我们做练习题……”

“好啦,看大家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今天的作业是第一类的1-3题,第二类的4-8题……”

你的逻辑是这样的:

“emmm……老师讲的例题1是这样的,所以第一类的秘诀就是这样这样那样那样!”一气呵成地运用老师的方法把第一类问题全部解决,发现非常轻松愉快。不过都是依葫芦画瓢,因此也很容易把作业写完。大功告成,打完收工!

所以,上课听懂是很容易的,做完布置好的作业也是很容易的。

考试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

但是考试的时候却发现,和你平时听课、写作业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一次没有例题能让你参考了!

平时习惯的逻辑“知识点--例题--作业”,相当于老师教你如果做牛肉馅儿的包子,擀皮、放馅儿、捏起来,老师手把手教了你,然后马上让你去包一个虾仁馅儿的包子,最后留作业让你包一个素三鲜的包子。然后又教你做花卷,然后又教了你做饺子等等……于是你就觉得你掌握了做面食的奥义。

而到了考试的时候,没有知识点没有例题,而是让你自己做。相当于给你丢下一块面团,要不要发酵,该做成什么样子,全都是靠你自己根据已有的线索来推断。

平时40分钟一节物理课,整个40分钟都是教一个知识点,做一个类型的题,巩固这一类的题。但是等你考试的时候,已经累积了很多很多个这样的40分钟,而你要在短时间内搜索你的记忆,从你的脑海里找出正确的知识来解决你面前的这个题。这样的难度就来源于题目后面并没有跟一句“请应用xxx知识求解”。

解决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能听懂题却不会考试的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物理君给你两个建议~

1

学会复习

我所说的复习不是让你从头到尾把书看一遍或者把题做一遍,仔仔细细地去看书、背公式、做题,在面临考试的时候,相较于精细地死抠精细知识点,更重要的应该是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例如初三的同学不妨回答一下这样的问题:“初中物理都学了什么?”

你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会说:“学了声、光、电、热等等”,然后再说例如声学里学了声音的三要素,噪音的控制等等等等,就像画一棵树,你会先画主干,然后再画小树枝,再画树枝上的树叶、花朵。而不会一上来就在白纸上画一条叶脉。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也不会一上来就说:“学了欧姆定律!”

学习的时候是“今天我们学‘I=U/R’”,然后所有的题都是给你U,给你R,让你求I,所以你只要用这个公式就行了。这个逻辑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的时候只会是让你“求I”。因此,平时应该多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多问问自己,例如题目求I,你可以问问自己,想要求得电流,有什么方法呢?例如欧姆定律,例如通过功率P=UI,例如通过电功W=U2/R等等。

2

一题多解

为了培养自己的“考试思维”,物理君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多想想是否有其他的解法,特别是在学新的知识的时候,不妨想想是否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求解。这样也有利于大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哦!

所以呀,平时作业写得好好地,但是考试就不行的同学,也许并不是什么心态问题,而是逻辑问题哦!希望有所帮助。

另外,平时听课听的好好地,但是写作业不会写的同学,可以看看这篇文章→70%学生的困惑:上课能听懂,下课却不会!这怎么破?

嗨,你还在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