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七旬“爷爷考生”第六次考研,他用行动验证真理

图片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无关

说起“活到老,学到老”,大家都把它奉为一条人生真理,一道心灵鸡汤。相信很多人也都认为自己在奉行这条真理,对自身的知识充电从没有间断过。如今77岁高龄的考研生邹伟敏老爷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解释了这句话的意义:人活着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也许对这位爷爷考生来说,找工作什么的都是浮云,能够在晚年集中精力读更多的书,学到更多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才是考研正解。

在职的也好,退休的也好,大家或许都会有这样相同的感受:时间怎么都不够用?怎么想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找不到时间?天天工作上有忙不完的事情,周末好容易有些空闲时间还会被各类杂事分割占用,真正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实在少之又少。然后会期盼退休,可是退休以后很多老人还要照看自己的孙男弟女,身体健壮一些的老人更是会出外找兼职再多赚一些钱,所以到头来还是没有什么空闲时间把自己许久以来想读的书读一遍,把自己没有看完的书看完。为了解决人们的这些烦恼,网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培训类书籍,教你如何高效完成工作,如何尽最大可能节约时间,如何不拖沓,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生活,甚至教你怎么样速度把一本实用类书籍里面有用的知识化为己用。可是所有这些书籍文章同样需要人们花精力花时间去看去学习去思考。这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回想起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在学校里面只需要专心读书就好,图书馆有大量藏书供你借阅,课堂上有老师为你讲解专业知识并答疑解惑,宽敞明亮的自习室里大家自觉的埋头看书学习,那时候有大把大把看书学习的时间。

难怪现在除了长篇小说以外,实用类书籍尤其是面向大众畅销的那种里面都是豆腐块小文章,前后也会有些联系但基本上各自成篇,一篇小文章最多十几分钟就能读完,里面的知识不需要深入思考,里面的语言很多网络热词,不这样不行啊,读者的时间都是碎片,作者也只能把自己的内容化整为零去适应读者。说到这里我大致能体会到邹老考学的执着了,或许现在只有在校的学生手里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大块时间,可以专心去看大长篇大部头而不用担心应付不完的杂事杂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