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病,医生一看病情就说有炎症,然后给你开点消炎药,他们所谓的消炎药就是阿莫西林、头孢之类,但其实抗生素也分广谱和窄铺,管的细菌也不同,吃的不对完全没用。我们说的“有炎症”,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还可能是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这些都会表现出红肿、发热、疼痛,而抗生素只能管细菌感染的消炎作用,对于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是一点卵用都没有的。

开篇之前我得解释下米乔腰垫的满减问题。本周二发了欢庆母亲节的团文☞荣妈用了一年多的护腰神器!快母亲节了,给自己买份礼物吧~,我解释了品牌控价的问题价格上不能再做让步,但我给店铺设置了满减(满300-5/500-10/800-20/1000-30的),算是我偷摸干的一点福利。没曾想,这次走的是品牌方分销的链接,跟我店里上架的商品不能叠加也不能满减,我也无法在后台改价,第一次弄,着实尴尬,为了兑现诺言,我便后来给每一位满300的顾客发了5元的无门槛优惠券(使用期限是3个月),之后(预计本月)我会开日代的防晒驱蚊团以及为了庆祝六一搜罗的礼物团,可以下次我自主开团的时候使用,跟店铺满减叠加也是OK的。之后有下单够满减标准的我会以优惠券的形式发放相应金额,之前够满减标准但没收到的可以微店给我发信息,我来补发,给你们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我深感抱歉。以下正文:

最近总是写些家常理短的,科普写的少了,为了让我的公众号多元化一点,切实做到有温度、有态度,所以我决定今天写一篇抗生素的文章。我觉得这太有必要了,因为在我没生娃之前,几乎就是个消炎药和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的主儿。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以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消炎药就是抗生素

消炎药不是抗生素

很多人遇上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第一反应不是好好休息,而是一边翻药箱一边默念“没事儿没事儿,吃点消炎药就好”。阿莫西林、头孢、阿奇霉素基本上就是家庭必备,药箱三宝。

然鹅,这三个根本就不是消炎药,而是抗生素。所有的医药书里,都不会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正确的角阀是“抗菌药物”。顾名思义,就是对抗由于细菌或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抗生素与敏感菌做斗争并且取得胜利,即消炎过程。

我们口中的消炎药,它并不是只某一类别的药物,因为炎症不是特定的疾病名称,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的一种症状。我们说的“有炎症”,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还可能是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这些都会表现出红肿、发热、疼痛,而抗生素只能管细菌感染的消炎作用,对于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是一点卵用都没有的。

而临床上通常称为消炎药的主要是两大类,你们应该也比较耳熟能详:第一,是我们常说的急速,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要就是激素类的喷笔雾剂;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他们是直接针对炎症的,是对症治疗不具有耐药性,像关节炎就会选择布洛芬类的药物。

所以,抗生素跟消炎药的确有重合部分,但却并不是一回事儿。一个是药物名称,一个是对症治疗的方案,完全不是一个层面。抗生素并非包治百病的百搭神药,不同的炎症需要用不同的消炎药,不是什么头疼脑热都能吃抗生素搞定。

那些年被我们滥用的抗生素

这一趴恐怕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科普抗生素的意义所在,别嫌我啰嗦,一定看完。

滥用抗生素其实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它的危害有三,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对于孩子的影响尤为显著。

首先,它有毒副作用,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会损伤肝脏,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容易影响耳朵毛细胞,使听力下降,特别是对于身体器官还没发育好的孩子来说,滥用的副作用就是可能损伤孩子的器官,特别是肝脏,因为抗生素大多都是肝脏代谢的。

第二,抗生素滥用,会大量杀灭身体里的正常细菌,影响菌群,反而会使致病菌趁虚而入。比如肠道内的菌群,原本是相互平衡的,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敏感肠菌被抑制,钝感肠菌未被抑制,就会大量繁殖导致体内菌群失衡,可致孩子维生素缺乏,抵抗力下降。此外,身体里还有一些寄生菌,它分布在耳鼻喉、皮肤等处,它们不是致病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致病菌,当身体菌群失调,一旦身体某部位感染,就极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耐药性。这个很好理解,孩子不需要吃抗生素的时候总给吃,身体里的细菌就会越来越抗打,等孩子真的需要吃抗生素的时候,一般的抗生素就不管事儿了。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我今天最想说的是隐藏在耐药性背后的危机——超级细菌。

打个比方吧,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特种部队厉害是厉害,但犯罪分子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会根据对方的技战术不断的提升装备和作案能力,一不留神就进阶成了一个刀枪不入还贼拉厉害的超级恶棍。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吧,1940年代初首次投入临床使用,被称为人类医药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至今都是抗生素中的经典款。但在1961年是,也就是其广泛应用的20年后,英国就曾出现了一种完全不care青霉素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到今天,感染几乎遍及全球,是世界各国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来自哈佛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Roy Kishony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装置,模拟超级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环境下的生存、迁移、变异情况。

图为实验装置,一个60cm×120cm的矩形盘,盘子的最外层抗生素浓度为0,次外层为细菌不能生长的最低浓度(细菌一旦接触就会立即死亡)。由外向内依次指数递增,直到中心为1000倍(可以理解为细菌的超级无敌变态炼狱,绝无生还可能)。

实验开始时:普通细菌从不含抗生素的最外层开始生长,到次外层边界就停止。

2天后:边界部分细菌变异传播,抗药性提高近100倍。

很快,10倍浓度的抗生素区域被变异细菌攻克。

11天后:产生了可以抵抗1000倍抗生素的变异,普通细菌彻底变异为超级细菌!

人类研发新抗生素药物至少需要10年之久,而普通细菌变异成超级细菌仅仅只需要10天!

有了第一例超级细菌,采购更多的不同种的超级细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开始作妖!

(温哥华华人超市超级细菌感染食物导致6人不治身亡!)

(游客死于印度超级细菌!)

(新型超级病毒入侵中国,人和动物都被感染!)

(英国爆发超级细菌潮,80000人因此死亡!)

(澳洲检测到超过1000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全球范围呢因感染超级细菌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在70万例!

不知不觉中,人类在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中种下了一颗随时可能会毁灭地球的炸弹,要知道我们已经快30年没有研发出新的抗生素了~

我说抗生素的滥用是世界性问题,并不仅仅是想说全世界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而是想说,人类对于抗生素的依赖已经让细菌产生了抗性,并很可能成为世界性的灾难。国与国之间有国界线,但细菌是没有的,出现一例超级细菌就可能感染全球。

医生为啥会滥用抗生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方面专家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说:“在中国医院,治疗一般的发烧感冒,有80%都使用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是不需要的。”

在中国,抗生素的滥用,并非一般人认为的普通民众医药知识的缺乏导致的,要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绝大多数的抗生素都是医生开出来的,滥用抗生素的,其实是医生。这里面有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是不排除有些医生医术不精,特别是有些小的诊所,医生自己可能都没搞清楚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病,医生一看病情就说有炎症,然后给你开点消炎药,他们所谓的消炎药就是阿莫西林、头孢之类,但其实抗生素也分广谱和窄铺,管的细菌也不同,吃的不对完全没用。

第二,医生的自保心理。医生常常会碰到主动要求开抗生素的病人,一意孤行,仿佛来医院走一遭不开点要就白来了一样,你不给开他还跟你急。不排除那种明明知道你是普通感冒,完全可以不用开药,但医生的小九九告诉自己,医闹那么多,建议你多休息多喝水恐怕会被质疑水平差是庸医。特别是在儿科,家长视孩子跟眼珠子一样,恨不得看了医生立刻病好一样,医生开药很多时候都是在安慰家长的焦虑,却坑了孩子吃了很多不必要吃的药。

第三,经济利益。曾几何时“以药养医”是医疗体制的潜规则(当然现在有所改观,但依旧不排除有),医生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的技术来体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就倾向于给病人多开抗生素。

所以,科普抗生素很有必要,因为最终给孩子喂药的人,是你,而不是医生。我们知道更多的医疗知识和病理,自然对于孩子用药就非常有帮助。任它医生到底是真庸医还是假庸医或者是个赚钱的黑心医,在不合理用药面前,我们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不!

以下是干货,小本本和小板凳准备好。

识别抗生素,认准这10个字

在说病症之前,可能有些妈妈对于抗生素有哪些都不清楚,这里有10个字,记住它,打眼一看或顺耳一听就知道是抗生素了。

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

01

XX 西林

会叫这种名字的药,基本上就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氯西林、美洛西林等,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孩子一定要避开。

02

头孢XX

属于最常见的一类抗生素,比如头孢拉定、头孢克圬、头孢地尼、头孢甲肟等。头孢分了好几代,每代特点不同,不是有“头孢”两个字就能随便用的。

03

XX 霉素

最常见的如青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04

XX 沙星

比如左氧氟沙星等。

05

XX 硝唑

比如甲硝唑、奥硝唑等。

当然抗生素不止这些,比如XX培南(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磺胺XX(如磺胺嘧啶、磺胺米隆等),还有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等,框框里是5种是最常见的抗生素。

还有一些抗生素是名字上识别不出来的,可以去看药盒,如果上面有写“适用于细菌性感染,主要用于XXXX菌引起的XXXX感染”,基本就是抗生素没跑了。

这些病不要乱用抗生素

1、普通感冒

90%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一般来说1周左右就会自愈,它就是传说中的吃了药7天好,不吃药一周好的病。我之前有详细说过感冒(☞我擦!被感冒骗了这么多年,那些年给孩子吃过的感冒药还能吐出来吗?),这里就不多说了。

2、病毒性腹泻(如秋季腹泻)

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是轮状病毒和若如病毒等。护理时注意调整饮食,及时补水,防止脱水即可。

3、手足口病

这种病是有肠道病毒引起的(详细戳☞春季入园孩子最容易得这种病,而很多医生开的药其实都不能给孩子用!),一般做好口腔护理就可以了,也是自限性的疾病。

4、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可能是过敏导致的,也可能与遗传、环境有关,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长期治疗都用不着抗生素。

5、流行性腮腺炎

这种病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跟手足口一样,做好护理就行,一般自己就会痊愈。

什么时候才需要用抗生素?

1、感冒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感冒出现反复发烧、退烧后依然精神萎靡、流黄鼻涕或咳黄浓痰,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抽血检查,根据血象视情况服用抗生素。

2、细菌性腹泻

夏季多发,通常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轻微的可以不用吃抗生素,但如果出现高烧、深绿色粘液脓便或月龄较小等情况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急性扁桃体炎

如果宝宝张嘴能看到扁桃体肿大、化脓,同时还有高烧、怕冷、头痛、喉咙痛等,那就需要去医院,看是否是细菌感染,在依据情况用药。

4、急性感染性鼻窦炎

如果宝宝流黄鼻,发烧超过39度,看起来精神萎靡疲倦,感冒症状缓解后有加重,甚至鼻子里的某些地方出现脓肿,那就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医生指导用药。

在对待抗生素的问题上,我的态度是“家中常警惕,医院遵医嘱”。对于明确没有必要用抗生素的场合,比如下面这样的:

请擦亮眼睛,别犯糊涂,买包彩虹糖都比给孩子吃抗生素要好。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谈“素”色变,我们反对的是滥用,完全不用也是不对的。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也不要讳疾忌医,否则耽误孩子病情,也是得不偿失。

都说是药三分毒,但我觉得不对,用不用药的标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用药对孩子伤害小还是不用药对孩子伤害小,这之间的权衡而已,不是毒的问题。对于有些病,即便是有副作用也得用,因为不用就死了,对于有些病,完全可以不用,用了反而会伤身,那就不用。抗生素,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搜索历史文章,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找荣妈以往发表的育儿干货。

文章均为荣荣妈养儿记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点击https://www.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3787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