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也会带着中国人的木艺去国外,。但对武巍来说,。

人在改造木头,何尝又不是木头在改造人?

用十多年的时间

在一个行业登上高峰,

然后放弃,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重新来过,

大概很少会有人能有这样的勇气,

武巍当初迈出这一步,

却比一般人要从容得多。

学工业设计出身,

在方正集团干了十多年,

一路升到设计总监,

他所设计的电脑在2009年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但在8年前,

他放弃了这一切,

坚决改行,去和木头打交道了。

“木制品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用久了会和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非常有意思。”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与人相伴,

长久流传,

木作恰好就是这样的东西。

用心精良的木作

往往会在中国人家中停留很久,

有一些好的家具甚至能够流传好几代,

成为一个家庭情感和回忆的一部分。

其实武巍童年时就喜欢做手工,

包括木头这种材料,

对他而言,

木头既是伙伴,

也是朋友。

小学手工课上,

别人用一节课的时间才能做出来东西,

他一会儿就做出来了。

上初中参加航模小组,

放学后校园没有人了,

武巍自己却依然拿个凿子,

一点一点凿榫眼。

辞掉工业设计师总监的职务,

武巍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

重拾对木头的兴趣。

中国木工的传统学习方式是学徒制,

也就是在一个师傅的带领下,

用几年时间去练就手上的功夫。

学习木艺,

不仅仅是学习技术,

还要有素养有眼界,

武巍从国外购买大量木工书籍资料,

通过自学的方式,

加上自己摸索,

多多练习后,

木艺制作也就了然于心了。

“木头手工特别有魅力,

对我而言就像是一场修行。

你的心首先要安静下来,

才能干这个活儿。”

武巍研究木头纹理、色泽、触感和硬度,

一谈起木头来,

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在武巍看来,

树木变成木头的时候,

有的人认为它们已经失去了生命,

但对武巍来说,

木头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一块北美硬枫木经过下料、制模、

打孔、汽蒸、刨削、打磨、上油等

十几道工序后,

改头换面成为一只精巧的手作食盒。

手工打磨尤为耗时,

即便是熟练的老师,

也要3天左右才能完成一组食盒的制作。

在这个经过用心打磨、特别设计的食盒面前,

你能感受到,

每一块木头都是被用心对待的,

这也是武巍的愿望所在。

当设计师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木头就会重新获得另一种生命。

“木从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到衰老、干枯,

是一个完美的生命过程,

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双手赋予木头新的功能,

让木头的生命得以延续,

对于我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对一个木艺师来说,

没什么比这更让人快乐了。

木工在西方非常流行,

不止是专业人员,

还包括很多业余爱好者。

喜欢木作的西方人,

常把自己家的车库改成工作室,

自己制造各种作品,

这种DIY的精神注重的就是实现自己的想法。

最近这些年,

武巍常常去国外,

无论是因为工作,

还是个人旅行,

他一定会抽出时间,

去拜会当地的木艺机构或木艺大师,

彼此进行交流。

交流是双向的,

他也会带着中国人的木艺去国外,

如果观察与品味人们生活的日常,

在一茶一饭中都能找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智慧,

只要有心,

这种感情就可以传递到手作之中。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

武巍创造出了一种

独属于自己的“新中式”风格。

他设计的木质家具,

与传统中式不同,

却仍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东方的味道。

“明式家具让我们着迷,

但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那个时代 ,

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

使用习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我们希望的是保留中国精神,

重新诠释我们所理解的中式味道。”

一把圈椅,

从形式来看,

不是传统中式家具,

但从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

还有它的功能设定等各个方面传递出来的,

是浓浓的中国意味。

这也是武巍这几年一直不断摸索的东西。

对传统中式进行改造,

是武巍的长项,

把附加在上面的概念全部去掉,

再从功能出发,

从满足这件东西的基本功能入手,

思考用多年积累下来的流程和方法论做创新。

“不见全牛”,

就是一种极高的归纳。

他设计的家具,

每一件都含有大量的手工成分。

制作者必须手上有活儿,

所以做得很慢,

一把椅子,

即便是有经验的师傅来做,

也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是要慢,

不需要那么快。”

武巍坚持认为,

想要传递设计师的灵魂,

手作是最直接的方式。

这种制作方式,

也决定了它不会是那种

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东西。

武巍创立的公司名为“素元”,

位于北京798北面的草场地艺术区。

他不仅自己玩木艺,

做家具设计,

还在这里创办木工作坊,

专门用来培训业余的木艺爱好者。

学员们的身份各异,

大多是城市白领、IT工作者、建筑师、

金融从业人员、平面设计师等,

还有像高圆圆这样的明星,

也来过这里,

高圆圆说自己本来是急性子,

但是木作能够磨练耐性。

其实办这个木工坊的最初愿望,

就是带动更多年轻人喜欢木头,

了解木作。

更重要的是,

还能学到“用手思考”的方式。

“虽然也收培训费,

但手作培训过去不是我们的盈利业务,

未来也不是,

它是一个承载着我们

对手工、对家人、对生活的爱的梦。”

武巍说,他一直把木工坊看作是自己的一个理想,

因为这件事情有意义,

所以怎样都会一直坚持办下去。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对自己当前的状态非常满意,

也让生活出现了更多可能性,

武巍在外在世界的喧嚣与热闹中,

更乐意像一名木作手艺人那样生活,

平静而专注。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