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治疗精神疾病的药二、精神病患者维持治疗怎样选药三、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治疗精神疾病的药

1、治疗精神疾病的药

前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risidone)和奥氮平 (olanzapine)。其特点是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可能有效,镇静作用较弱,很少锥体外系反应,也很少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很少引起催乳素分泌的增多。

传统上,抗精神病药物以化学结构划分,主要有吩噻嗪类,丁酰苯类和硫杂蒽类。吩噻嗪类以氯丙嗪为代表,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中等程度的锥体外系反应。丁酰苯类以氟哌啶醇为代表,镇静作用较弱,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

硫杂蒽类以氯普噻吨为代表,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和较弱的致锥体外系反应,故被称之为“非传统”或“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镇静作用较强,极少锥体外系反应,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尤其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当前所有药物中最好的,但较易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2、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病有一定的效果,中药在治疗时多以镇静安神为原则,再加以清热解毒的中药,对各型精神病有着一定的效果,西药的治疗是以直接的精神阻断来进行治疗,它会对神经传导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副作用大,要终身服药。中医治疗重在对脏腑的调养,有很好的调养效果,当然治疗的过程会很长,可做为西药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

3、间歇性精神病的症状

间歇性精神病在发病是有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其它症状。联想障碍是指,患者思维会出现散发性,破裂性、逻辑混乱性和思维不能维持等。意识活动障碍是指,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不爱行动,孤僻、退缩和被动等。常会与社会正常功能相背离,出现意向的倒错。情感障碍包括,情感麻木和迟钝,表现情感时不适当以及出现痴笑等。另外还有妄想,幻听幻觉等症状。精神病患者维持治疗怎样选药

1、正规治疗时有效的药物,常言道:有效不更方,这点不用怀疑。

2、尽可能单一用药,一来用法简单方便,二者病人容易接受。

3、联合用药也可供选择,仅仅是当某种药效果不好,又出现了副反应时。但此种方法应尽量少采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长效抗精神药物亦不失为很好的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可供使用的有口服五氯利多,肌注的氟奋乃静癸酸酯及氟哌啶醇癸酸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维持治疗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力求有效防止复发而副反应最小,这样既能保证病人坚持服药,又能适应社会环境,恢复正常的生活。具体实行方法可采用:

低剂量,一般为最高治疗量的1/2—1/4为宜。

治疗剂量的继续,因现行的治疗已不会采用大剂量,一般的治疗量已适合于患者,况且治疗后期药量已在减少,某些新药的副反应都不太多。服用抗精神病药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有很强的专业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各种反应、患者的耐受程度随时调整药物或剂量,服药的种类、剂量、服药时间等也有严格要求,否则会影响疗效,引起不良后果。切忌自行购药或自行加减剂量,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复发,达到服药的安全。

保管好抗精神病药。从医院取药后应由家属保管药物,不要将全部药物交给患者,每次服药最好是家属按医嘱要将药物交到患者手中,并亲眼看着患者服下,严防患者药。对于自知力恢复并主动配合治疗的患者,征得医生的意见可试着将少量药物交给患者自行遵医嘱服药,家属监督患者服药情况。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但是不能认为只要服药就不会复发。在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复发的征兆,及时就诊,将观察的情况如实向医生反映,以便于医生准确地判断疗效或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