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控制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体位下可以进行稳定和高效的活动的基础。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枢纽,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会大大的影响脊柱和下肢的功能活动。向上,骨盆是脊柱的底座,相当于地基,他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了脊柱(躯干)的位置。向下,骨盆通过前后旋和前后倾来带动双脚的迈步,影响走、跑、跳的活动质量。

那么,怎么判断髂腰肌紧不呢? -——托马斯实验!

就像图一,被检查者先坐在床沿,然后双手抱住自己的左腿,然后缓缓地向后躺下去。这时,右腿是悬在床外的,我们需要观察的就是悬在床外的那条腿和水平面的夹角。像图二中的那条腿和水平面平行,说明他的右侧的髂腰肌柔韧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图三里可以明显的看到右腿是在躯干这个水平面之上的,这说明右侧的髂腰肌是紧的。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脑瘫宝贝们

既然找到了问题,那么处理其实是简单的。可以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手法放松,牵伸,运动训练等。关于髂腰肌的牵伸,这里介绍两种:一个是被动牵伸;另一个是自己主动牵伸。

被动牵伸

其实就是在托马斯实验的体位下进行的。就像图四,宝宝保持托马斯实验的体位,髂腰肌比较紧的那一侧下肢自然放松的垂在床外。另一侧下肢保持最大程度的屈髋屈膝。这时,治疗师先抵住屈曲的那一侧下肢,然后将垂在床外的那一侧下肢轻轻的向下压(施力的方向像图五,垂直水平面向下;施力点在膝盖的上面)。在下压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胸口不要挺起来。可以每下压一次持续10秒,然后缓慢放松五秒,再缓慢下压,这样持续5次为一次牵伸周期,一天可以进行3~5次。

主动牵伸

先做弓步(图六)或是单膝跪(图七),需要牵伸的那一侧下肢位于后面,双手放在前面一条腿的膝盖上。这时要像图七那样保持骨盆正中(红色线条)和躯干直立(黄色线条),然后躯干缓慢水平前移(黑色箭头)。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骨盆和躯干的位置不变,双下肢与地面的接触点也不能移动。当身体前倾的时候感觉到牵伸测得大腿前侧有紧绷感,或是骨盆和躯干已经难以维持正中位的时候,在这个体位下进行保持。保持10秒,然后将重心稍稍向后移一点,保持5秒,再向前到达紧绷位,持续10秒。持续5次为一个周期,一天可以进行3~5个周期。

运动

作业

快乐游戏-抛接球

言语

感统

动与动一样吗?

大脑是如何运行的?

中医

心理

什么是多动症?

其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