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三世传人中硕果仅存的书画艺术家、我的忘年交曹用平先生于2018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96岁。在海上画坛享有“曹紫藤”美誉的曹老走在了紫藤花开的季节。吴门画派失去了一位掌门人,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亲、可以讨教的前辈良师。

虽年届高龄,但一直活跃在海上画坛的曹老2015年11月因突发脑梗住院。两年多来,我多次去医院看望他。曹老虽病魔缠身,但思路清晰,对自己的未来乐观自信。他几次跟我说,出院后一定要到红蔓堂来看看。2016、2017两个春节我都是新年伊始给他拜年,今年因外出,我约好节后去医院给他拜年,谁知大年初三他就走了。我后悔自己的外出,失去了与曹老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认识曹老是在1982年春王个簃先生在南京江苏美术馆举办的书画篆刻展览上,他作为个老的入室弟子随侍。当时曹老虽年过花甲,但在个老的随行弟子中他算是年轻的,加上他充满对老师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钟情,又善于上下左右联络协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84年,曹老与刘伯年、张金锜、王公助在南京举办王个簃门人书画展,使我有机会再次与曹老相交。他虽是长辈,但真诚自谦,温润亲和,后又知我们是同乡、我在上海的住处和他的寓所在一条马路上,我们间更加亲近起来。

曹老1922年生于江苏南通,17岁经狼山广教寺苇一大和尚引见,到上海拜王个簃为师。工画花卉蔬果,兼及金石书法,作品师法自然,笔墨精炼,涵蕴隽永,新意盎然,尤擅长画藤本题材作品。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讲学,足迹遍历美国、日本、比利时、荷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他生前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美协会员,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副馆长,南通王个簃艺术研究协会名誉会长。

(曹老四十余年来,朝夕侍师左右,亲聆教诲,探索艺理,从无间断)

画品人品,人品第一。曹老的人品在海上画坛有口皆碑。在“文革”的非常时期,曹老以做人的尊严和道德,与老师王个簃患难与共。当时曹老受到冲击,家中三次被抄。然身处逆境的他始终不忘老师,让读小学的女儿当探子,常常不顾自身危险看望遭厄运的王个簃,帮助个老写检查和思想汇报应付造反派。程十发誉之为“溢出画面以外的美”。198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欲将王个簃所写的《八十随想录》修改为《王个簃随想录》,因个老年岁已高,曹老主动为老师承担起修改全书的重任。为筹建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曹老数十次往返沪通,使艺术馆终于开馆。2006年是个老诞辰110周年,曹老牵头,众人协力,出版了涵盖个老一生艺术成就的《王个簃画集》,为吴门画派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曹用平作品)

我在外地工作的那些年,每年回上海探亲,安福路53弄三楼的曹老寓所,是必定要去的地方。我与曹老许多次地谈及传承吴门画派的命题。历史上画派的传承,历来有“守”、“变”两种选择。曹老认为,吴昌硕是近百年来海派画坛的领袖和一代宗师。缶老这个山峰太高了,迄今为止无人能逾越。个老是缶老的主要传人,他晚年的作品在题材、风格和意境上,已开始“破”缶老的门槛。缶老生前曾为个老作品题跋:“个簃大弟泼墨处,浑穆生动兼而有之,时乎鲜有其人,缶亦当退避三舍。”但个老直至辞世始终抱着“穷毕生精力研究吴昌硕”的虔诚艺术态度。曹老认为,艺术创新是对的,但不是说创新就创新了,而应当自然而成,水到渠成。吴门画派当然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创新并不是有意识地标新立异。现在有些主张创新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懂得中国画。我与曹老交往几十年,能感受到他的“守”。他倾其心力所做的就是传承吴门画派,延续中华国粹文脉。近80年的艰苦艺术生涯,曹老守住了吴门画派的气息和血脉,守住了敦品力学,守出了德艺双馨。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曹老走了,从此我再也不能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了,然海上画坛将永远流溢“曹紫藤”的芬芳。紫藤不谢!(朱争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