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不容忽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普惠金融应在“普”的基础上立足于创新。创新就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加速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金融行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加高质量的金融供给。

不但在中国,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创新迫在眉睫。

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助力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科技正在将金融服务的半径不断外延,成为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良药”。

近日,世界银行旗下的中小企业金融论坛(SME Finance Forum)第四届年会向15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颁发奖项,以表彰这些机构和企业,为填补全球中小微企业高达5.2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所发挥的出众的创新与领导力。这一评奖得到G20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机构(简称GPFI)的支持,而获奖者则由代表金融机构、投资者、金融科技企业和开发性银行专家在内的评审团,从全球100多家申请人中评选产生。飞贷金融科技凭借全球领先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获评了首届全球小微金融奖中“年度产品创新”铂金奖,也是本届中国唯一获得大奖的金融科技公司。

颁奖现场,中小企业金融论坛CEO Matt Gamser和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共同为飞贷金融科技颁奖。Matt Gamser称赞道:“飞贷金融科技秉承奉献精神,利用创新实践帮助中国的中小微企业,飞贷金融科技将会鼓舞我们和我们的同行继续前行。”

贝多广:飞贷获“全球小微金融奖” 为全球数字普惠金融传达信心

中小企业金融论坛CEO Matt Gamser(左)和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右)为飞贷金融科技董事长唐侠(中)颁奖

对此,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的院长贝多广教授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飞贷获奖的意义。笔者获悉,这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率先荣膺国际大奖,是国际权威组织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肯定,亦是对中国金融科技在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中所取得成绩的表彰。飞贷金融科技技术与业务模式对破局目前我国与世界小微融资难现状提供了有效与有力的思路。

飞贷夺全球小微金融奖 为全球普惠金融传达信心

“飞贷金融科技此次获奖注定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除了代表着中国的金融科技目前在助力普惠金融落实的进程中已取得了斐然成绩外,行业需要成功案例的表率与示范,社会更需要标杆案例的引导与鼓舞。” 贝多广说,言下颇为中国金融科技的领先自豪。

对于获奖,飞贷金融科技董事长唐侠则表示,“说实话,我也有些喜出望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公关’‘运作’,最终结果完全是独立的第三方专家评委作出的,突然就通知我们获奖了!创业9年来,飞贷一直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小微金融,因为这一领域具有高度的挑战性,其社会价值也毋庸置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最终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在马德里,同获奖的其他国际同业交流时,他们都对我们的技术感到不可思议。”

据了解,中小企业金融论坛的评奖标准主要涵盖四个维度,即“广度”“独特性与创新”“有效性与影响力”以及“活力与可拓展性”。在这四个维度上,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均表现优异。

自2013年以来,飞贷助力其合作的银行、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累计放款超300亿元人民币,惠及数百万小微企业主用户,唐侠介绍。此前,飞贷拥有几十家物理网点、数千员工,服务能力则局限于每年十亿级人民币;如今,只有不足400员工,完全不依赖物理网点,服务能力却拓展至百亿级,“二者叠加,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唐侠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唐侠指出,2013年飞贷在国内率先尝试应用移动技术服务中小微金融时,市场的主流观点是质疑其可行性;而如今,使用移动APP提供包括信贷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已成为各类市场参与者,包括传统银行和数字金融服务商的主流产品。

说到飞贷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贝多广教授表示,“纵观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格局,大型银行坐拥江山稳扎稳打,鼎鼎大名的BATJ已成为难以超越的‘现象级’,像飞贷这样的公司坚持做小而美、敏捷的创新者,执着去引领市场变革,甚至称其为‘革命’恐怕也不为过。”

对于飞贷引领的革命,贝多广教授补充道, “飞贷金融科技所引领的革命,简单说就是B2B2C模式,是飞贷未来在移动信贷领域整合各种应用技术、数字化能力甚至是客户资源,为众多中小银行(B)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和资源服务,让广大的借款人(C)得到银行高效、精准、友好的信贷服务。通过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赋能,金融机构可从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三个方面带来普惠金融基本面的改善。从而为普惠金融落地提供了可持续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唐侠亦坦言,作为业内率先推出覆盖业务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金融科技公司,飞贷金融科技九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移动信贷的转型升级,希望通过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

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

谈及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影响,贝多广表示,“到目前为止,飞贷已助力持牌金融机构放款超47.5亿美元规模,让近千万用户获得了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的小微金融服务,惠及数百万小微企业主,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上‘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的问题。”

“最值得一提的是,飞贷推出的B2B2C模式,使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能够嫁接到金融机构。现在中国94%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飞贷团队9年扎根取得的成果,为全世界普惠金融发现了一条捷径,对普惠金融是一种指引,用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建设。”

贝多广教授提及的B2B2C商业模式战略升级,据唐侠介绍,是飞贷于2017年10月进行的战略升级,飞贷将多年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诀窍、客户,全部输出给有需求的金融机构,将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嫁接给有意愿移动信贷转型的持牌金融机构,让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发挥更大价值,服务更多小微企业主。

“总会有银行的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志存高远,愿意尝试向‘科技+小微’方向进行战略突破,并给飞贷一个机会。成功案例会形成示范效应,说服更多中小银行加入进来。”唐侠充满信心。

贝多广教授更是指出,“可以预见,飞贷金融科技打造的是这样一个普惠金融生态圈:左边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设计、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中间是正在落实普惠金融的持牌金融机构,右边是庞大的普惠金融群体。这一模型的发展,将会形成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科技公司和用户之间的共赢局面,而这其中的最大受益方自然是C端普惠金融群体。”

“2018年,飞贷金融科技与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创办的数字微贷技术实验室(DMT Lab),探索和开发基于大数据等技术的面向‘中小微弱’客户群体的微贷解决综合方案,为金融机构寻找恰当的模式以用于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微贷转型。” 贝多广教授透露。

掌门人唐侠的普惠金融信心

2010年,飞贷的前身“中兴微贷”在唐侠手中诞生。曾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颇有建树的唐侠回顾起9年的创业历程,不无感慨地说:“离开传统金融领域,尝试使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服务新的客户群体,我们既没有现成的资源,也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只能赤手空拳,以纯市场化的方式错位竞争,硬拼出一片天地。或者说,飞贷不是在游泳池里由国家教练调教成为奥运选手,而是自己在大江大海里学会游泳。”

在这种情况下,看准趋势,找到自身定位就能独占发展的先机。2013年之前,市场对于移动技术服务中小微金融还广存质疑,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唐侠带领团队已经决定以此为突破口使得飞贷金融科技如今得以引领信贷技术革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