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42岁的文先生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八病室,他不是来求医看病,而是为了感谢救命恩人。

“抢险救危 英勇无畏”文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护士戴湘怡的手中,激动地对戴湘怡说:“救命恩人,终于找到你了,如果那天没有遇到你,我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文先生给戴湘怡送锦旗)

42岁男子招工路上突遇车祸

文先生今年42岁,湘乡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建工作。

2017年8月份自己负责的工地上缺几名工人,联系上了近邻宁乡田心的几个熟人。

他回忆到,2017年8月16日,打算亲自到田心去接那几个人。

大约中午1点半左右,文先生骑着电动车赶往工人家赶,在一个急转弯处,对面突然出来一辆大挂车,避让不及,电动车撞到了大挂车上,文先生被撞飞了好几米远,当场昏迷。

(网络图,仅供参考)

休假期间医护姐妹挺身救人

听到“砰”的一声,正在吃午饭的戴湘怡听到巨响赶紧跑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人躺在血泊中,货车司机正在焦急的呼救。

“一个男子已经没有意识了,流了很多血,血水顺着马路流了很远。”

职业的敏感性告诉她,伤者非常严重,戴湘怡没有多想,立即回家拿了医用手套和干净的毛巾,喊了爸爸和妹妹一起飞奔到事故现场。

戴湘怡的爸爸一边拨打120,一边回家筹钱。

戴湘怡的妹妹是一名医生,到现场后,立即给文先生制动,戴湘怡则用毛巾压住头部止血。

出血止住后,戴湘怡让妹妹留在原地保护文先生的头部,自己则赶紧跑到村医务室求助,但是村医正在处理患者走不开。

“你把东西给我,我来吧。”戴湘怡拿了输液所需的用物,返回到事故现场,快速给患者建立了静脉通道。

过了一会儿,患者开始躁动。

“你现在发生了车祸,不能动,救护车很快就会来,我们已经给你做了急救处理。”

姐妹俩边安抚患者躁动的情绪,边给他继续按压止血。

一家人在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帮忙将文先生送上车。

文先生家人因匆忙赶到现场,没有想到伤情这么严重,所带医药费不够,戴湘怡的妈妈将家里的2千元现金交给文先生家人,嘱咐其抓紧救治。

处理完后,一家人没有留下姓名。

戴湘怡两姐妹平时一个在长沙,一个在上海工作,姐妹俩好久没见面了,这次是特意约着一起休假看望爸爸妈妈的。

(网络图,仅供参考)

病情稳定后寻找救命恩人

经过半个月的救治,文先生醒了,妻子告诉了他车祸发生后的救治经过。

夫妻俩都想尽快找到帮助他们的这一家人,因为病情严重,直到三个月病情稳定后才夫妻俩开始寻找。

“出院后,我们一直在找这一家人好心人。”文先生告诉我们,自己目前已经病情稳定,在家休养。

当时那一家好心人救人后就离开了,没有留联系方式和名字,他们回事发地问当地乡邻才得知是戴湘怡一家。

送锦旗感谢救命的医护姐妹

年前,文先生和妻子特意到戴家感谢这一家人的救命之恩。得知,戴湘怡是长沙市第三医院的护士,妹妹是上海某医院的医生。

文先生特意制作了锦旗,送到了戴湘怡工作的地方,并让她转交送给妹妹的锦旗。

“当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脑组织。”虽然在护理岗位工作10年了,但事后回想那天的事情,戴湘怡心里竟有了些许后怕。

“事发时,根本没多想,心里只想着救人要紧。”

“事情过去那么久了,科里的同事没有一个知道。直到昨天患者到科室来送锦旗,我们才知道她救了人。”神经内科八病室护士长张翠娥说。

头部外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由于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头部外伤的发生率目前已占全身损伤的第二位,其伤情重,死亡率高。

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顾湘琪表示,头部外伤后早期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伤员的预后。

顾湘琪提醒,头部外伤后急救处理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查看伤情。如果伤情轻微,劝其就医即可。如果意识不清或有明显损伤,应立即与120联系,请求医疗支援。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需平卧,头偏向一侧,尽可能清除口中的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③制动止血。由于头皮血流丰富,而且皮肤紧绷,所以头部伤口出血量一般较大,直接压迫一般可控制出血。头部外伤很多时候伴随颈椎外伤,这个时候还应该制动。

④转送医院。因为头部外伤有着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所以头部伤员应送往具备救治条件的医院诊治。

(编辑Eliza)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三医院 王泽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