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11:1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钱不弢

女投递员尹自奋:工作就要有责任有耐心有热爱

12月24日凌晨6时许,天还没完全亮,在县新闻传媒中心的院子里,今年53岁的尹自奋和其他男投递员们一样,已将500份报纸装入送报袋,戴上头盔、跨上电瓶车,迎着黎明的晨光,出发奔向散布在县城各处的读者。

投递报纸看着简单,但却因分散不一的地址和各种突发情况的存在,对投递员的责任和耐心有着很高的要求。尹自奋负责东至新药新村、西至张氏骨伤医院、北至美女山庄、南至人民中路与横街交叉口的一大片区域,其中还包括我县地势较陡的部分城区。

9时40分左右,已经送完近一半报纸的尹自奋,穿过大桥路来到位于大道中路北侧的一处岭脚,这里的半山腰上住有一名读者。下车、取报、对折再对折,几乎在一瞬间完成这一“标准”动作后,手脚麻利的她很快就拿着这一份报纸开始近100米的山路攀登。记者看到这个坡不但长而且比牛头岭还要陡,但尹自奋却走得很快。“虽然有水泥路,但坡太陡,电瓶车即使骑上来,下去时也很危险,只好走山路。” 尹自奋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这里的交通确实不方便,也只有一份报纸要送,但作为投递员,她有责任把报纸送到读者的报箱中。

不是所有读者都设有报箱,尹自奋常常要想办法与读者取得联系,确定投递位置;而一些联系不上的读者,她也会想尽办法把报纸投递到读者家里。当日在桔园村的投递中,一位没设报箱的读者在门上留下纸条,转告尹自奋将报纸塞在门上即可。而在该村的另一位没设报箱的读者家,尹自奋十分娴熟地将报纸对折后,从门缝中塞进去。

虽然从事投递工作才1年多,但片区内500个投递地址却像一张表格一样被尹自奋记在心中,并在她的心里形成一张最快、最便捷、最连贯的投递路线图。先到新药一村二村,再到标准件厂,而后经大道东路到马大王,这一路线是尹自奋颇具心得的一条,不仅快捷而且高效。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近些年我县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城区面貌、道路设施都有很大变化,如何找到投递地址中的老巷弄、老街区,并把他们串成一条连贯的投递路线?这成为尹自奋从事投递工作之初,难以绕开的一个考验。由于临时顶班的原因,尹自奋从事时投递工作时,并没有专门的“老师傅”来带她熟悉片区。靠着自己老新昌人的“家底”,经过多次摸索、询问,花了近一个星期时间,她才将地址全部串在一起。现在她不仅摸清了片区里的大街小巷,还跟不少读者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不时在工作中收获着温暖瞬间。有一次,一名住在巷子里的阿姨在路上碰到尹自奋,便直接跟尹自奋要了自家的报纸带回家,免得尹自奋在巷子里奔波,这让尹自奋有戏感动。

跟其他所有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岗位一样,恶劣天气是尹自奋在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在尹自奋电瓶车的后备箱里,常年放着一套雨衣雨裤。她告诉记者,这套看起来并不靓丽的雨衣套装几乎是她一年中穿得最多的衣服。采访中,记者试了试雨衣,发现不仅偏硬,而且还比较重,穿着体验并不好。“虽然穿起来不舒服,但是碰上雨雪天气也只能穿,冬天还能稍微暖和一点。”尹自奋表示,夏天送报遇到下雨时,她也穿这套雨衣,虽然会闷出一身汗,但常常是等雨停了以后,用毛巾擦一擦就接着走街串巷。

说起投递员这份工作,尹自奋表示,虽然比较辛苦,有时也会感到委屈,但在尽心尽责地将每一份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这一过程中,她比以往更清晰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信任,而这便是责任、耐心之外,对于工作那分纯粹的热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