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世界》前往非洲最穷国家马拉维拍摄纪录片,纪录这个国家,我们今天前往首都利隆圭的一个欧美人会去的地方。

前往国外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件隐形的事情,那就是区域的划分,在中国似乎并不明显,但是在美国,英国这类大量移民的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从而导致不同的区域治安截然不同。如果不小心到治安混杂的区域,那么被砸车或者丢东西的风险就会增加。

今天要说的这个小区域,是一个马拉维首都利隆圭由来已久的地方,是一个小型的商场。但是,是一个欧美人聚集的区域,大多来消费的都是白人。大约已经有10年历史,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没有落伍。

这里规模并不大,大约10间铺面,包含西餐厅,咖啡馆,外国食品超市,非洲特产工艺品店,和小的旅行社等。

这是一个小型的外国食品超市,规模不大,但是东西相对精品化,在非洲马拉维这个国家,稍微提升一个档次都是很不容易,并且不常见的。这个国家不是没有好的消费场所,只是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洲国家稍微好一点的LODGE(旅舍)可以要价100-200美金一晚。

从这张图片能看到这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如果不说是在非洲最穷国家,说在澳大利亚拍的也没有什么违和感。对比我们之前视频,图文介绍过的,商业区印度人所有中国人开设的店铺,这里只能用精致形容。

咱们中国人开设的,看上去虽然普通,其实在马拉维是定位中高端的服装店,但是面向的是当地人。

中国人开设的批发店。首先因为面向的消费群体不同,中国人开设的店铺面向的是当地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解决衣食的需求,远远没有到欧美人需要一个地方享受放松一下的述求。

对比前后这两个地方,会觉得落差太大。当然跟心态初衷都有关系,大部分中国人和部分印度人前往非洲国家,都是创业求生,不放松努力。欧美人心态相对轻松一些。

这是在马拉维另外一个地方,白人开的小店,相应的都会整理装修的比较好

其实这些差异和对比,不太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欧美人开这样的店,迎合欧美人的消费习惯,对应挑选他们需要的货源。

中国人开设的店,对应着中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不管这种优势确实有一些厂家是压低品质,但是低价在非洲仍然是不争的竞争优势,如果抛弃掉这种先天优势和欧美人走一样的路数,可能什么优势都没有,当你看到中国人在那边投资建厂,什么原材料都从中国运到非洲,你会对此感触更深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