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厂一般承担的是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的工作都是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经营,正是因为此行业的特殊性,所以一般人是无法获得创办军工厂的资质,但是在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就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当国家开始疑心的时候,他在厂名里加了一个字,然后国家就放心了,这个军工厂就是——安庆军械所。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虽然清廷也抗争了,但可惜的是,处于传统国家和农业文明体系之下的中国面对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列强根本是不堪一击,清军的主要装备是长矛和骑兵,虽然他们表现的非常英勇,但是在坚船利炮的笼罩下,根本是毫无还手之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更是长驱直入到北京城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朝的部分大臣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而且感受到了长远的威胁。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为了能够解决内忧外患,维护朝廷统治,快速和世界先进国家接轨,他们纷纷摇身一变变成了“洋务派”,信奉只有“师夷之长以制夷”才是大清的出路,在洋务运动中,代表人物恭亲王奕訢和文祥为首,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和左宗棠为辅,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光、电、轮船、火车、机器、枪炮、学校等。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曾国藩认为在西方科学中,能够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是重中之重,只有手中先有了武器,其他的事情才有底气去做,为了尽快将军工厂落实,曾国藩甚至没有得到清廷的正式批文就开始创办军工厂了,1861年秋,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攻陷安庆后,就开始创办安庆军械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军工厂诞生了,开始创办时规模非常小,主要生产的军工物资是开花炮、枪支弹药和轮船,生产工人全部都是汉人中的佼佼者,如华蘅芳、徐寿、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没有一个是洋匠。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在1862年7月的时候,安庆军械所终于制造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曾国藩非常高兴,他认为并不是只有洋人才可以,我中国人照样没问题!同年年底时,一艘小火轮也成功下水,1863年时,开花炮弹和其它炮弹都研究出了雏形,由此可见,并不是我们不行,根本原因是上层统治者压根不重视。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安庆军械所制造出来的物资,一开始只有湘军能够,但是随着湘军的名气越来越大,难免被小人猜忌,如果要是在朝廷上参一本,私造兵工厂这可是要命的大罪,为了消除朝廷的猜忌,曾国藩决定在军工厂的厂名“安庆军械所”中加了一个内字,更名为“安庆内军械所”,这样一来,国家(慈禧和皇帝)也就放心了,毕竟这个军工厂只是湘军一个内部兵工厂罢了,仅限内部使用,不会威胁到清廷统治者的地位。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安庆内军械是中国人完全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建造的第一个近现代化的军事工业企业,同时标志着国内有识之士对世界的认知,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此人私自创办了一个军工厂,为让国家放心,在厂名里面加了一个字

小编认为,虽然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是这根本无法成为救国良方,更不能达到国富民强,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历史车轮隆隆向前,清朝灭亡的命运没有人能够阻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