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励各类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节能公司为用户提供一对一合理用电诊断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一方面需要政府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电价结构和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打破市场壁垒,放开用电服务市场,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和创新服务降成本,“更为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要增强降成本意识,通过自身挖潜,特别是通过市场方式和专业化服务达到降低电力成本的目标。

所有在重庆注册的

工商企业注意了

从现在起

企业用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市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委

和市能源局三部门

联合印发了

《关于贯彻落实降低企业

用电成本的工作措施》

出台16条政策

从发电、输配、政府基金

及附加、用户四端

共同发力

将产品有市场的重点工业企业

用电价格逐步降低到

0.6元/千瓦时左右

多举措降低用电成本

据了解,由于重庆属于电力的受端市场,且长期处于供需紧平衡,本地电源以火电为主且煤炭供应受资源限制,降价空间有限。为此,措施提出,将从增购市外低价电和降低市内超多年平均发电量部分的水电价格两个方面来降低整体电源价格。

具体来看

措施提出

今年将加大四川水电等

外购力度

力争增购市外低价电

不低于90亿千瓦时

此外

还将通过市场化方式

水电超多年

平均发电量部分的电价

降低0.05元/千瓦时

同时

措施着重引导市场化方式

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鼓励社会资本

投资、收购、租赁

或运维用电企业的配电资产

提出将创新开展

用电诊断

配电资产投资租赁

电力大数据资源共享

用电金融等服务

体现综合能源服务商价值

繁荣综合能源服务市场

重庆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电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占比高低,都关乎到经营效益。此次出台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措施,不是单纯的降电价。一方面需要政府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电价结构和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打破市场壁垒,放开用电服务市场,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和创新服务降成本,“更为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要增强降成本意识,通过自身挖潜,特别是通过市场方式和专业化服务达到降低电力成本的目标。”

具体措施有16条

增购市外低价电

降低用电成本,从源头降低电价是关键。重庆将充分利用好川渝电网三个输电通道,加大四川水电等外购力度,力争2019年增购市外低价电不低于90亿千瓦时。

降低水电价格

通过市场化方式将水电超多年平均发电量部分的电价降低0.05元/千瓦时。

降低供电损耗水平

严厉整治窃电行为。确定2019年重庆电网线损率较核定线损率降低0.2%。

降低企业用电设施投入成本

支持小微企业,对需用容量160千伏安及以下的城镇地区分散式小微企业实行低压接入,并提供零投资、零审批、零上门“三零”服务。对市级工业园区10千伏工业企业,电网企业投资建设供配电设施至用户红线。

提高用户用电办理效率

高、低压客户办电服务时限分别压缩至20个、4个工作日以内。

开展“智能配电网”

和“智慧用电”试点示范

鼓励专业化服务公司和用电企业开展用电容量共享示范,采取灵活措施提升配电设施利用率,发挥设施共享经济效益。

深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清理电价附加费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

规范转供环节用电

持续清理规范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物业、写字楼等经营者向专供用户收取的各类加价,确保国家降低电价政策惠及终端用户。

扩大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全市工商业两部制用户均可参加电力直接交易,2020年逐步扩大到工商业单一制用户。有序开放商业用户参与售电侧改革,用户可自行选择售电公司参与市场化零售。

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各类园区增量配电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盘活区县政府和园区投资的电网资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优化调峰电价政策

优化调峰电价执行范围,完善调峰电价政策,合理调整我市丰枯电价浮动比例,实现整体不增加企业用电成本负担。

合理运用两部制电价政策

两部制电力用户可自愿选择变压器容量或合同最大需量缴纳电费,也可选择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电费。

建立市场机制

服务用户合理用电

鼓励各类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节能公司为用户提供一对一合理用电诊断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构建电力大数据

共享开放平台

充分整合电网、用电、配售电企业等大数据资源,推进电力数据的开放共享,通过电力能耗指数大数据分析,科学服务于政务管理和经济运行调度。

开展用电金融创新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用电信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行资产支持票据等产品直接融资。

长电联合能源继续实施

降成本措施

确保重庆长电联合能源有限公司供区内60亿千瓦时电量规模的工业企业用电均价继续低于0.6元/千瓦时。

部分资料来源:上游新闻、重庆经信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