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六安举办2018年度返乡创业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王友年说,2018年六安市返乡创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3.9亿元,税收7.5亿元,当年新增创业人数14578人,新增企业2062家,带动就业68972人。“因此六安市提出返乡创业工程,目的是让有一技之长、见过世面、积累一定资本的人回家乡就业创业,让本地的小微企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让转业和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都能找到机会。

安徽六安市正迎来一大波婚纱生产企业落户潮。“江苏苏州是全国重要的婚纱生产销售基地,7000多家企业,10余万从业人员,其中70%是六安人,这些老乡正抱团返乡。”六安康桥婚纱小镇负责人许强说,婚纱小镇将成为整体承接组团返乡创业的特色产业小镇平台样本。

婚纱小镇的成功,只是六安市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工程的一个缩影。

返乡创业工程是六安市的“一把手”工程,自2018年启动以来,六安市通过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优化服务等,给返乡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5月8日,六安举办2018年度返乡创业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王友年说,2018年六安市返乡创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3.9亿元,税收7.5亿元,当年新增创业人数14578人,新增企业2062家,带动就业68972人。

“一把手工程”服务返乡创业者

返乡创业工程是六安市的“一把手”工程,六安市成立了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由市长叶露中任组长,以“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原则,大力建平台、促创新、惠创业,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

六安市市长叶露中说:“首先,返乡创业工程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打地基、管长远的工作,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动,只有蕴藏在广大群众当中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出来,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才会强劲;其次,六安是人口大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有100万人在外创业就业,人口回流返乡创业,成为六安市场经济主体的组成部分,是六安未来发展的强力支撑;第三,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困难,这些小微企业像一个小苗,要集中在苗圃里,今后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最后,有很多的年轻人有创业的想法,但缺乏场所和机会。”

“因此六安市提出返乡创业工程,目的是让有一技之长、见过世面、积累一定资本的人回家乡就业创业,让本地的小微企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让转业和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都能找到机会。”叶露中说,衷心希望返乡创业者从小微企业起步,成为顶天立地的企业。

记者获悉,六安市政府已将返乡创业工程纳入县区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2018年度各县区的考核中,金寨县、霍邱县、六安市金安区位居前三。

“一条龙”服务铺就返乡创业路

为鼓励更多人返乡下乡创业,六安市接连出台了多份政策文件。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王友年说,系列文件把从创业准入开始到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用水用地政策支持,到技术支持、培训服务等整个包括进来,这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正在铺平返乡者的回乡创业路。

王友年介绍,六安提出四条推进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全面优化简化返乡创业审批流程;规范创业管理,对创业园吸纳和退出创业企业的条件进行规范;强化精准服务,组建政务服务工作队,提供“帮办制”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开展全方位创业和技能培训。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对初次认定为市级返乡创业园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年度评价为优秀的市级返乡创业园一次性奖励10万元,截止2018年底,全市纳入统计的返乡创业平台40多个,总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其中,六安市科创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六安大学科技园、霍山县科创中心、舒城中鑫模具产业园、裕安春晖创业园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叶集小微企业创业园、霍邱顺捷创业园、六安大学科技园、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六安云谷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返乡创业平台遍地开花,企业入驻方便快捷,这与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六安市推行“帮办制”服务,推广政务服务分中心、政务代办点、政务服务工作队主动式服务,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专注生产经营。全市目前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园,都设立了政务代办点,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政务代理、投融资、人员培训和管理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引人”向“养人”转变

回乡创业难吗?创业从哪入手?辛苦钱会不会打水漂?跃跃欲试,顾虑重重,是不少有意返乡创业者内心纠结的写照。六安市人社局局长王永峰说,丰富创业培训课程体系,根据创业准备、试创业、初创期、成长期等创业不同阶段,提供“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阶梯式创业培训体系,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通过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切实提升劳动者创业本领。2018年全市开展创业培训1106人,培训对象涵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广大城乡劳动者。

返乡创业,拴住心才能留住人。霍山工业基础在六安市相对具有优势,有高端装备、中药现代化等主导产业,应流等主板上市企业。霍山县委书记项跃文说,当地用产业、平台吸引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从“抢人”“引人”向“养人”转变。“如应流集团一手抓本土人才培养,一手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先后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专家近千人。他们来了之后,深感”英雄有用武之地“,用优越的生态环境、创新环境、就业环境、人文环境养育人才。

目前,六安市这个以”红色老区、绿色振兴“闻名全国的588万人口大市,如今在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返乡创业的新浪潮,呈现出一派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回乡创业的繁荣景象,投资环境越来越优,市场活力越来越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勃勃生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创新发展等战略提供了强力支撑。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王友年说,2020年,六安市拟创建国家级返乡创业类平台5个,省级返乡创业类平台10个,打造20个左右市级返乡创业园,新增标准化厂房200万平米,新增小微创业企业2000家,孵化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

人民网记者 李家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