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印度自治,有点类似于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那种,仍然属于英联邦自治领,当然此时还不完全算是独立。50年才完全独立,成立印度共和国。独立过程中除了印巴边境外,印度本土大部分地区没有经过国内大规模战乱,无论基础也好起点也好,在当时的情况下印度比中国要很多。

英国在印度基建一百多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铁路里程数上中国才追上了印度。中国根本没有列强正经建设过,除了日本建设了一点点东北,而租界那些地方,工业什么的都没有,只吸血不造血。而二战结束后经历了战乱,直到49年东北仍然是全中国的工业基地,由此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五十年代中印两国基建及工业差距。

讲个冷历史,大家都知道唐代王玄策在印度的赫赫功绩,以为印度一直是那个谁来攻都当受的弱角色,其实历史上印度曾经征服过中国。历史上的印度是什么模样呢,一直被中亚的民族压的死死的,通过西北方向的开伯尔山口,一次次的让印度次大陆的改朝换代,可以说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征服史。随着大航海的发展,直到大英帝国送来了殖民,这种历史周期律才算是告一段落。而大英帝国殖民时期时期,也是印度最辉煌的时候,除此再没啥辉煌战绩了。大英帝国的殖民,让印度人终于明白了海岸线不再是大地的尽头,然后跟着英国人征服远东。遥远的东方,随着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兴城市上海刚开港没多久就有了殖民地,“印度阿三”这个称呼也伴随至今。

当然,更准确的说,英国不是征服了印度,而是把印度从伊斯兰教下解放了出来。由于莫卧儿帝国的伊斯兰属性,此前在莫卧尔帝国时代,印度是伊斯兰教殖民地。而大家知道莫卧儿帝国这个是用了多少人征服印度的吗?莫卧尔帝国的伊斯兰教征服者巴布尔曾经来过中国,混不下去跑到印度,就带了几千人征服了整个印度,你没看错,就是几千人。

当然,关于巴布尔这位大兄弟也有故事,有个表哥在新疆,也建立了一个王朝,我们叫叶尔羌汗国,军队也就是几千人。大伙看看明朝地图,地图上的新疆南疆地区有这个汗国。巴布尔投靠过叶尔羌,混了几年没啥出息就去了阿富汗。巴布尔作为后蒙古时期中亚一代雄主帖木尔的后代,也算是王子,自称蒙古人,国家也叫蒙古国,我们翻译成莫卧尔帝国。说到这里,大家也清楚了,巴布尔是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

说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认为印度为此跟蒙古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呢?too young!答案是印度对蒙古没有好感。经过英国人“调教”后,印度特别反伊斯兰教,甚至连同莫卧尔帝国都讨厌。印度被英国征服的主要战役——普拉西战役,各位猜猜英国死了多少人?英军死了22个!!你还是没看错!这场战役的根本就是印度人叛乱,印度人根本不反抗,坐着围观英国人打莫卧尔人。有人看到这里又有疑问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是蒙古人征服他们啊。再早的历史,反正都是外国人征服他们,所以英国人才死了几十个人。

事实上英国征服印度打的仗中,最主要是跟法国,葡萄牙之类的打仗,跟印度人就没怎么打,印度人乖得很。一群草原招募来的牧民一听枪响就放鸽子了,成规模溃散,怎么打仗呢,碰上英国这种跨文明等级的对手了,就只剩下溃散逃跑了。两个鸦片战争,英国没有征服中国,因为中国人会反抗。英军走到三元里就走不动了。英国人也只有船厉害,深入内陆是不行的。只要中国人坚决反抗,就是日军的泥潭下场,所以英国只开口岸不占地。

印度人为啥被征服了呢?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被征服。说到这里,大概能体会下印度人对大英的感情,挺真切挺深刻。远征中国打败了大清国,随后在西藏有驻军,在上海租界有警察,印度人也当做自己的光荣。当然,这一切随着62年那个冬天的到来,被终结了,后来的历史大家也清楚了。

其实现在印度军队并不是印度主体民族,主要还是锡克族。锡克族作为一个半伊斯兰化的民族,在印度国内总人口占比5%左右的比例,但军队里边多,尤其是军官数量接近半数。锡克族最典型的是大包头,我们对印度的称呼“红头阿三”就源于租界立得锡克族士兵,当然具体的看头巾就清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主要是人口占比快一半的印度斯坦族不爱当兵啊。

在印度教里边,婆罗门就是知识分子,地位高于刹帝利,军人、行政官是属于刹帝利的。默认那些征服者也都算刹帝利,理论上中国人过去也算刹帝利,而婆罗门才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几千外国人就能征服印度,这也不是只有莫卧儿这一次。也就是说,打不过你很正常,我说服我自己就行。

通俗点说,军队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大概跟男足在中国的地位类似,主流民族、主流人群像我们崇拜清华北大毕业生一样崇拜婆罗门,瞧不起当兵的,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这个职业,结果就只能是用少数民族当兵。主流家庭趋之若鹜,谁跟那群臭狗屎混着当兵呢。刚才说军人是刹帝利,其实莫卧儿伊斯兰以后就不再是了,所以说印度军队的战绩,跟中国男足很像。

中国13亿人,真找不到能组成球队的二三十个踢球的人吗?其实不是。中国的足球人口,还真未必有中等国家的足球人口多。主流家庭的孩子不去,各位有小孩也不会送去足球队,印度军队也是这个问题。

国父甘地同志是小商人,吠舍种姓,出身并不高。婆罗门不好控制,甘地这种出身的英国人才能控制得住。甘地跟真纳合伙解体了大印度,分成两个国家,这两个人都是孟买的律师。一个装印度教徒,一个装穆斯林;一个印度国父,一个巴基斯坦国父,都是英国人的好学生。俩人一个货色,一个巴掌拍不响那种。两个人的传记,几乎是一个人生轨迹,都是英国人挑的软骨头,各位可以看看。尼赫鲁好歹是婆罗门,国父甘地、现总理穆迪都是吠舍种姓。

尼赫鲁是印度斯坦族,本身还是很印度的。而甘地不是主流民族,是古吉拉特族,来自于古吉拉特邦。古吉拉特邦这个有必要说说,因为现总理莫迪也是起家于这个邦。地位对比一下,古吉拉特人有点类似于广东人,而印度斯坦人有点类似于中原人,所以说古吉拉特人挺边缘化的,并不是主流人群,当然没有说广东人的意思,大概对比大家理解一下就清楚了。

研究一下甘地这个人,大家有没有新的发现呢,比如说甘地从来不提自己的民族,那么甘地是什么民族呢?各位脑子里一片空白吧?也不怪大伙,甘地从来都不提自己的民族出身。我们百度百科查询一下词条,显示是印度斯坦族,甘地真的是印度斯坦族?古吉拉特邦哪来的印度斯坦族呢?百度百科又错了,罪加一等。甘地还有个嗜好,穿僧袍不穿西装,为了装得像个印度人也是挺费心的。

印度自己是没戏的,

当年的甘地跟现在的穆迪是一个路子,都是傍英国和美国。

所以莫迪傍上美国这事情不难理解。尴尬的是,又要是民主国家,还不能是第一大,

于是成了第二大民主国家。现在明显是美国想让印度接班中国的制造业,然后穆迪就出来了。那为什么是莫迪上台呢?刚才说了,印度的古吉拉特对等于中国的广东,近代以来的中国一旦广东人执政,或者被重用,就必然是开放时代,这是地利,说到这里大家也就能明白了。

中国会不会给印度接班呢?别忘了腹黑的兔子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还很明显,国内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没脱贫呢。当然中美战略上肯定是反的,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上,没有转移给印度的理由,何况旁边还有个铁杆小弟巴基斯坦呢。现在还正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国为什么不让铁杆小弟巴基斯坦接班,对冲美国让印度接班的战略呢?未来的印度,注定会跟中国有着剪不断的恩怨情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