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明尼苏达事件在京东的经营地——中美两国经舆论发酵闹得沸沸扬扬。9月24日,路透社发布长文将涉事女主的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使得这一事件热度再次暴升,京东股价进一步下挫。

据路透社公布的聊天记录,该女生称,是刘强东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对此,刘强东的代理律师Jill Brisbois女士表示:“这些指控与我们希望在结案后向公众披露的证据不一致,刘强东先生没有违反任何法律。”

Jill Brisbois直言自己之所以不像其他人那样随意向媒体公开相关“证据”,是因为案件还在审理中,她作为辩护律师更懂得要尊重司法程序,随意公布证据无疑是利用舆论干涉司法程序。

Jill Brisbois表示真正的证据会在案件结束时公开,她还指出路透社没有获得事情的全貌,就发布尚在审理中案件涉事一方单方面观点或“证据”的文章,是不公平的。

路透社此举用心暂且不表,单说涉事女主在案件未结案时,竟向媒体公布她的“受害证据”——事发时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且不说微信聊天记录极易伪造,即便记录是真的,涉事方自说自话的证据可信度也不高,法官采信的可能也不大。但,如果把它发到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力的路透社,杀伤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而涉事女主就是这么做的。

不过,涉事女主此举可能也恰好暴露了自己的居心,利用舆论来影响案件审判确实是不错的尝试,只是这样大张旗鼓的妨碍司法程序,看上去不像是受到伤害的受害者,倒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陷害。

这招即便玩不好也只是涉嫌敲诈,玩得好或许真能得逞不可告人的目的。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其司法公正又岂是通过舆论可以妄加误导的?

如果她的目的真是为了赢得案子,也未免太低估了美国法律人士的智商。她作为在美留学生,若你以为她不懂美国司法系统,那也太低估了她的智商。从整个案件的走向来看,她不仅懂美国司法系统,还懂得如何善加利用。

个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只有待结案时,所有证据公布,那时候才会真相大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