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的相互宝已经有超过5000万人加入,通过互助的形式为36位重疾成员提供了帮助,但主要面向30-59周岁年龄段的用户”,蚂蚁金服副总裁尹铭称,为了让更多用户获得普惠保障,因此上线“老年版相互宝”,为有大病保障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互帮互助的平台。符合健康要求的老年人加入后若患上恶性肿瘤,可申请最高10万的互助金,“一人生病,大家分摊”,单个互助案例中每人分摊金额不超过1元钱。

继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之后,5月8日支付宝又上线“老年版相互宝”,专门针对60-70岁的老年人成立单独的防癌互助社群。

蚂蚁金服相互宝“升级”

继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之后,5月8日支付宝又上线“老年版相互宝”,专门针对60-70岁的老年人成立单独的防癌互助社群。符合健康要求的老年人加入后若患上恶性肿瘤,可申请最高10万的互助金,“一人生病,大家分摊”,单个互助案例中每人分摊金额不超过1元钱。

相互宝是一种面向蚂蚁会员的互助型健康保障服务,芝麻分650及以上且年龄小于60周岁的蚂蚁会员可以加入,大病最高可享30万互助金。而现在,60至70周岁的用户人群也可以加入。

“我们的相互宝已经有超过5000万人加入,通过互助的形式为36位重疾成员提供了帮助,但主要面向30-59周岁年龄段的用户”,蚂蚁金服副总裁尹铭称,为了让更多用户获得普惠保障,因此上线“老年版相互宝”,为有大病保障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互帮互助的平台。

蚂蚁金服相互宝“升级” ,饱受争议的网络互助遭巨头“抢食”

尹铭介绍,这项老年防癌计划,面向60-70岁的老年人,沿用了相互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互助模式。子女可以为符合年龄和健康要求的父母加入,老年人也可自行加入。之后,老年人若患上恶性肿瘤,可申请最高5万(轻度恶性肿瘤)或10万(重度恶性肿瘤)的互助金。加入计划时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互助金由全体成员共同分摊,单个互助案例中每人分摊金额不超过1元钱。

巨头“蜂拥入局”

有阿里的地方怎么能少了腾讯,据了解腾讯早在阿里之前就布局了网络互助,

2016年4月成立等水滴公司,布局了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多项业务。2017年8月份腾讯参与了其A轮1.6亿元融资。2018年4月份,水滴筹、水滴互助CEO沈鹏公开表示,按照公司最新业务数据统计,独立付费用户超过1亿人,注册用户数超过3.6亿人。

除此之外,拥有轻松互助的轻松筹在官网介绍,由腾讯、IDG等机构投资。天眼查显示,腾讯在2016年跟投了轻松筹B+轮融资。轻松筹网站披露,截至2018年10月,已有超过6000万会员加入轻松互助。

去年11月14日,“京东互保”上线,但是上线第二天也因为不符合保险规则就悄然下架,至今未果。

2018年12月底,滴滴平台的“点滴相互”进入媒体视野。截至4月15日下午2点40分,已有55.96万人加入该网络互助计划。

4月初,苏宁互助计划“宁互宝”开始低调内测,苏宁打出的口号是“ 0元加入、最高30万抗癌互助金”。其中包括最高 30 万的抗癌互助金和最高 10 万的身故互助金。

除此之外的互助平台还有人人互助、保保集、17互助、斑马社等互联网互助保证平台。其对外宣称获得百万级到千万级不等的融资,融资总金额达上亿元。

蚂蚁金服相互宝“升级” ,饱受争议的网络互助遭巨头“抢食”

网络互助不是保险产品

网络互助平台推出的产品称为“互助计划”,一般是以较低的费用吸引人们加入,成为“互助计划”的会员。如果会员发生“互助计划”包含的情况时,其他会员均摊费用,会员数量越多,分摊金额越低的一种相互帮助计划。据记者了解,由于很多网络互助平台推出的“互助计划”产品包括白血病、糖尿病等大病互助,还有针对孝顺老人、保护儿童等的各种互助项目,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大病保险产品。不仅如此,部分“互助计划”经营主体甚至直接借保险尤其是借相互保险名义进行公开宣传、销售,诱骗消费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产品,网络互助平台与相互保险社也有着本质区别。而且所谓“互助计划”目前没有看到较清晰的盈利模式,可以说游离在监管之外,未来走向存在不确定性。

实际上,关于互助计划,保险监管层早有明确界定:互助计划不是保险,更不得使用“保障”、“保证”等字眼,不得以任何形式承诺风险保障责任或诱导消费者产生保障赔付预期,必须与保险产品划清界线。

相关文章